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76.讀書人不以衣食為恥第81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士人的內涵

      士就是明理的讀書人,他知道利益大眾的重要,是能辦事的讀書人,《孟子》說士人沒有恆產但是有恆心,他對目標有熱情,可以持之以恆地達成,而且他的志向是道,所以士農工商中,以士為第一,他們可以領導風氣。

 

二、什麼是道

      道就是內聖外王之道,對內要提升自己的修為,對外要培養能力承擔大任以利益他人。士人以此為他的目標所以崇高,所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門的聖賢君子,就是這樣的人物。

 

三、讀書人如果很在意衣食會有什麼問題?

      衣食十分重要,可以維持生存,可以使人體面,但如果以追求衣食為目標,會增長虛榮心,逐漸地會以衣食簡陋為恥辱,這樣的讀書人,心裡面不是真正渴望求道,那就無法與他談道了。

 

四、邦有道時,士人也可以富貴

      本章並不是說士人不能富貴,當邦有道、有明君,讀書人也可以富貴,本章的重點在於,讀書人可以經得起貧困,因為富貴貧賤,不是他的志向所在。

 

 

里仁篇第九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白話解釋】

      士:指還沒做官的讀書人、知識份子。孔子的教育,在使學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學者求仕而得仕。若學者由此得仕,也要藉做官以行道,而不是為了謀求個人生活的安穩富裕、尊貴榮華來做官。故來跟孔子學習的學生,孔子必先教他志於道,也就是以道存心。

      孔子說:假使一位讀書人志在學道上,卻因為衣服穿的不好,飲食吃的不好,而覺得羞恥,可見他的心仍然在名利上,心志實則未立,故不足以與他談道。

 

【章旨】

      此章言人當樂道,不被窮困所繫。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