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子貢通達人情事理,能夠從政《雍也6-8》第43課

課程簡介

在春秋時代,孔子所培養出來的弟子多是將相之才,而且又能因材施教,順性發展;本章中的三位弟子,子路、子貢、冉求正是最好的例子。
本章可看出從政,或者說擔任一個稱職的領導人應具備什麼樣的才能,除了這些才能以外,個人特質又如何運用發揮得當,都是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而我們的主角子貢是位具有何種特質的人才呢?這樣的特質能夠從政嗎?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吧。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雍也篇第六 第八章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可使他從事政治嗎。」仲由就是子路。孔子說:「由,果敢決斷。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康子又問:「賜,可使他從事政治嗎。」賜,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子說:「賜,通達事理。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康子又問:「求,可使他從事政治嗎。」求,就是冉求,字子有。孔子說:「求,很有才能。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包咸注:「果,謂果敢決斷。」孔安國注:「達,謂通於物理。藝,謂多才藝。」

「於從政乎何有」句,皇疏引衛瓘云:「何有者,有餘力也。」邢疏:「其於從政,何有難乎。」他注亦或謂不難,或謂有餘,皆與經文語氣不順,不可從。此句是活語,季康子為魯三家之一,目無國君,是以孔子不答以肯定之詞,但說三弟子各有所長,聽其自決而已。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