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廣施恩惠,濟眾於患的人,可以稱得上仁者嗎?(上)《雍也6-30》第17課

課程簡介

此章子貢問孔子,如果有廣施恩惠給人民,又能救濟民眾於患難的人,這種人如何呢?可以稱為仁嗎?子貢所舉的廣施恩惠給人民及救濟民眾於患難皆需財力,以為這樣即是有仁德。於是孔子先闡釋子貢的疑慮,而後告訴子貢學仁的方法。孔子回答:事相與理體不能混為一談,廣博施恩惠給人民及濟眾於患難都是事相上的運用,怎麼能跟理體的仁混為一談呢?而學仁的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自身開始,推己及人,就是學仁的方法。
究竟該如何區分理體與事相?許多人一定都有子貢的疑惑,難道廣施恩惠、濟眾於患還不能稱得上是仁嗎?為何只能算是事相的運用?真正的理體又是什麼?透過此章,唐老師將詳細地為我們引導,釐清理體與事相的關係,並進一步論及仁德及學仁的方法。
這麼多精彩的內容,我們特別分成兩堂課來解說,所有的謎底都將在論語直播為您揭曉,敬請準時收看,不要錯過囉!

 

課程教材

論語   雍也篇第六   第三十章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講此章,須先舉孔學之例。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志於道者,起心動念即是在道。道是人之本性,如禮記中庸云:「天命之謂性。」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即是知性。此性無形,無法解說,但以德顯。據於德者,據是根據,德是性之根。性不動,動而不失其明,即是德。德有形,但屬於內。依於仁者,仍然依於德,名之曰仁。植物種子有仁,故仁即種,半內半外。種與根之區別,根往下紮,種往上生。然二者並不相離,種生芽後,同時上長幹,下長根。游於藝者,藝是禮樂射御書數與百工,此皆外在貨財之類。道德仁是元理全體,藝是萬事大用。明乎孔學理體事用,始能得此章大旨。

子貢問孔子,如有廣施恩惠於民,而又能濟眾於患難者,何如,是可為仁乎。

子貢所舉博濟,皆需貨財,疑為此者即是大仁。孔子先釋其疑,後示學仁之方。

何事於仁者,博施濟眾皆是事用,何能與理體之仁並為一談。下文句讀,據白虎通古聖人篇引論語,讀為: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此節是孔子示以捨本務末之病。言若必以事講仁,即使聖與堯舜猶病其難之乎。聖人是有德者,堯舜是有位者,聖乎堯舜是合德與位者,猶難博濟,其他或只有德,或只有位,則更難作到。因本國民眾待施待濟既多,尚有各國民眾,此世界外,又有他世界,推之無窮,而貨財有限,博施救濟,孰能周遍。雖然,仁不可不學,善事不可不作,故結示學仁之方,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者,自己先志於道,再據於德,再依於仁。己如是立,亦如是立人。立後則言達,達者通達。舉凡天地人三才之道,以至六藝百工,皆須求其通達。己欲通達,亦教他人通達。自己與人既立既達,博濟之事自能為矣。立達皆非易事,要在能近取譬。如禮記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孟子梁惠王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皆由近及遠以行仁。子罕篇顏淵喟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即是能近取譬。學仁難,學禮則近仁,近仁則近德,近德則近道,故曰 「可謂仁之方也已。」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