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此為論語中四則孔子對子貢引導的第二則,透過孔子對子貢的引導,我們將認識子貢所具備的內涵與見地。
本章可看見子貢對於祭品之羊的不捨,也能看見孔子對於禮的重視,所謂禮儀的本質是什麼?禮儀的內涵又為何?有禮儀的好處與沒有禮儀的影響又將是如何?禮儀究竟有什麼重要性?
就讓我們跟著唐老師的腳步,一探「禮」的究竟吧!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八佾篇第三 第十七章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告朔」邢疏引周禮春官太史:「頒告朔于邦國。」古時天子在季冬時,以來年每月的政事,定成政令書,古注稱為朔政,亦稱月令書,頒告諸侯。諸侯受之以後,藏於太廟,自新年一月起,每月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供一隻餼羊,祭告於太廟,然後上朝奉行。諸侯告朔於太廟之禮,如春秋文公六年公羊傳何休注說:「禮,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天子,藏於太祖廟,每月朔,朝廟,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
此外,天子自己也在每月朔日舉行告朔禮。皇疏說:「禮,天子每月之旦,居於明堂,告其時帝布政,讀月令之書畢,又還太廟,告於太祖。諸侯無明堂,但告於太廟。並用牲。天子用牛,諸侯用羊。」先儒通校諸經,以為告朔之禮本有兩種。一是天子以朔政頒告諸侯。一是天子告朔於明堂,諸侯告朔於廟。而論語及公羊傳所說就是後一種。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史記歷書說,周幽王、厲王時,「君不告朔。」春秋記載,魯文公六年,閏月不告朔,十六年,文公又因疾病,而有四次不視朔。文公以後,魯君告朔之禮,逐漸由曠而廢。後來魯君雖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由有司送一隻餼羊供奉祖廟。子貢認為,告朔之禮既不舉行,何必仍供一羊。故欲除去告朔之餼羊。
餼羊,鄭注為生羊。皇疏以為,生是未熟之義,生腥通用。因此,餼羊就是殺而未煮熟的腥羊。如果將生羊解釋為活的羊,猶可以生養,則子貢何以愛之。愛,是如孟子所說的「不忍見其死」之義。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孔子呼子貢之名說:「賜,你愛的是一隻羊,我愛的則是告朔之禮。」不行告朔禮,只供一餼羊,非為行禮而殺羊,應當去之。這是子貢愛羊之意。孔子則有另一種看法。繼續每月供奉餼羊,一般人民尚可由此而知時令。後世之人尚可見此餼羊而知有告朔之禮,得以考據而有所取。是以不去餼羊,其禮尚未全廢,餼羊一旦除去,其禮也就完全廢棄了,所以孔子說:「我愛其禮。」
告朔之禮
1)天子以朔政頒告於諸侯。
2)以朔政祭告(天子告朔於明堂,諸侯告朔於廟)
《論語》及《公羊傳》所說就是(2)。
課程補充
徒具形式的禮儀還有保存的價值嗎?
相信每個人希望別人以禮相待,希望得到尊重,但禮貌這件事要從自己做起,必須了解本質,才能發自內心。可是當行禮的人內心尊重別人的想法已經不見了,徒具形式剩下禮儀外相的時候,禮儀外相是否還要繼續遵守,保留這些繁文縟節真的有意義嗎?
在論語中就記載了一段這樣的思辯: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二千多年前的子貢,因魯國君王不再行「告朔」之祭禮,但負責的官員還是每個供ㄧ隻羊作祭品,他想廢止這ㄧ件事,但孔子卻提醒了子貢依禮行事的重要。
禮究竟有多重要,讓告朔之禮告訴你
「告朔」是一種祭祀的禮儀,目的是為了頒布政令以及告知天時,使政令能夠貫徹,農民知道耕作,百姓可以安居。演變到後來,就成了清朝每年所頒布時憲曆或是現代的農民曆。這種儀式雖然現代已不適用,但其內涵在今日仍舊適用,時令的頒布展現了各級政府機關政令ㄧ致,上下和諧的氣氛,以及報本還恩的精神,基本上是從孝道本質出發的儀式,影響百姓都能盡忠盡孝,人心向善,國家社會自然安定。
不依禮的後果不堪設想
孔子的時代,魯國不行告朔已成常態,背後代表的意義是魯君不將周天子看在眼裡,也不敬奉祖先。後果就是魯國的三家大夫也不把魯君看在眼裡,大夫的家臣也不把大夫及國君看在眼裡。結果就導致季孫大夫的家臣陽虎把持國政;季孫大夫的封地的費邑大夫公山弗狃盤據叛亂;叔孫大夫的家臣侯犯也盤據郈邑叛亂,魯國變成一個內亂的國家,國勢自然衰弱。內亂也導致外患,齊國也經常攻打魯國,吳國強大後也欺壓魯國,等越國滅了吳國也來跟魯國要求割地,這一切災難竟然都從不告朔開始,不依禮行事後果就是這麼嚴重。
魯君不告朔,為何還要每個月宰一隻羊裝模作樣?
雖然魯君無禮,可是承辦的公務人員並不廢事,每個月仍舊供一隻羊。而子貢執政時認為徒具形式,白白犧牲一隻羊,想下令廢止。雖然徒具形式並不可取,可是繼續保留形式,可供後繼有心者恢復本質內涵,百姓也可藉此知時令。一旦連形式都廢止,後人無從得知形式,本質內涵就無從恢復。這是孔子不同意的理由。
不知本質的禮,依然可以趨吉避凶
禮是由人表現出來的,因此有懂禮內涵的人表現出來當然可以趨吉避凶,只知外相不懂內涵的人表現出來當然也可以趨吉避凶。有人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五隻猴子關在一起,中間放一個高梯,梯上面放一串香蕉,當偵測到有一隻猴子上梯想拿香蕉時,立即全面噴水,猴子全部都淋溼。後來猴子們懂了,不准上去拿香蕉,誰想拿香蕉,其他四隻就揍牠。這時工作人員換了一隻猴子出去,換進新猴子進來,新猴子不知道噴水的事,所以上梯想拿香蕉,立刻被其他四隻揍,每次上去都被揍,新猴子再也不敢上去拿香蕉。就這樣一隻一隻的換掉,換成五隻新猴子。雖然沒有猴子知道原因,但也沒有猴子敢上去拿香蕉。從某個角度來說,禮的趨吉避凶的本質雖然遺失了,可是光是保留形式,不知不覺中也能趨吉避凶。
西方社會同樣守禮,維護國家精神
美國是一個最討厭形式的國家,印象中的美國人都隨心所欲不拘小節。可是我們注意到美國在職業運動比賽前,現場所有人一定很莊重的唱美國國歌,打球跟唱國歌有什麼關係?可見有些形式被保留住的時候,文化及民族的素養也跟著保留下來。在台灣,幸好每年祭孔典禮還留下來,八佾舞、祭器、禮生及儀式,儘管真正懂孔子內涵的人不多,但只要有人引據論語的話來作解釋,通常不太有爭議,雖然大家都不太懂,可是必須知道那是行為標準,也是文化精神所在。
古禮不適用於現代,該如何維持?
維持禮的方法概分兩點,有大方向就不會錯
一、禮的精神在五倫關係的維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讓這個社會關係和諧,讓大家懂得應對進退,懂得長幼尊卑,維持和諧,謀得共識,才能趨吉避凶。
二、本質要藉著形式表現,形式也要靠本質才顯現莊嚴。因應時空環境變遷,古代形式未必全盤套用至現代,也可以作更動的。例如古代的服裝不可能現代穿,古代駕馬車的禮節現代變成開車、乘車的禮節。雪廬老人李炳南老教授,依據曲禮精神,演繹到現代所通用的「常禮舉要」,有居家、在校、處世、出門、旅行、訪人、會客及聚餐等等,可以說是禮儀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