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傳承的時節》10–驚蟄

    雨水之後,節氣便進入驚蟄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打春雷。 關於春雷,有個有趣的傳說,據說盤古開天闢地後,他的呼吸變成風,聲音變成雷,口水變成雨水。冬天時,雷蟄伏在土中,到了春天,農人挖土整地,驚醒了雷,雷破土而出,轟然巨響,驚醒冬眠蟄伏的各種蟲類,像是蜈蚣、蛇等等動物,即是節氣「驚蟄」的名稱由來。 這次要帶大家了解驚蟄期間許多有趣的自然現象,以及打雷對農事的重要性,還有大家最關心的節氣養身之道喔,一起來看看吧!

    雨水之後,節氣便進入驚蟄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打春雷。

    關於春雷,有個有趣的傳說,據說盤古開天闢地後,他的呼吸變成風,聲音變成雷,口水變成雨水。冬天時,雷蟄伏在土中,到了春天,農人挖土整地,驚醒了雷,雷破土而出,轟然巨響,驚醒冬眠蟄伏的蜈蚣、蛇等等各種蟲類,即是「驚蟄」的名稱由來。

    驚蟄的第一候是「桃始華」,桃花在嚴冬時蟄伏,驚蟄之際開花。第二候是「倉庚鳴」,倉庚(黃鸝鳥)開始飛出來鳴叫,動物開始求偶。第三候是「鷹化為鳩」,形容這一候不見老鷹,只有班鳩飛出來,古人以為斑鳩是老鷹變幻而成,說明春天溫和,連老鷹都變得像斑鳩一樣溫柔了。

    對農夫們而言,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對於農事是很關鍵的,如果打雷,表示這一年的收成會很好,如果沒有雷聲,則可能會是個饑饉之年。唐朝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詩〉說:「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春雨過後,花卉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的動物驚醒,而農民也要開始忙於春耕了。有句諺語也說:「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即農曆二月初二如果打雷,表示今年會風調雨順、稻穀飽滿,稻穗彷彿比秤錘還要重,可見打雷的重要。

    打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春雷會引發空氣中的電子物理化學變化,每一聲雷都會讓天際產生幾萬噸的有機氮肥灑落大地,幫春耕的大地施肥,而土中冬眠的蟲相繼爬出,免費幫大地鬆土,利於耕作,再再都說明了自然界的奧妙。

    而國曆三月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大家不妨趁著休假日,到戶外散心賞花喔。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之道-驚蟄

    《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為陳發。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這意味著春天萬物復甦,應當夜臥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但是夜臥,不是要大家到了晚上十一點以後,還在看電視打電動不睡覺喔!古人一般習慣早睡,戌時末(大約九點)就睡覺了,所謂「夜臥」,是指亥時(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就要去睡覺了,而且十一點就已經算很晚了,「早起」是指寅時(早上三點到五點)起床,古人習慣早起,起來練呼吸,吐納,練功。所以披髮緩行,在庭院中散步,可以使神志充滿生氣。而在萬物復甦的時節,對待事物,當生的不要扼殺,當給的不要剝奪,該賞的不要刑罰,便是順應春天生發特點的保養方法。春天與肝相應,養生不當的話會傷肝,這樣到了夏天,就容易發生寒病,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培養不足的關係。

    養肝護膽,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生悶氣,氣憋在心裡久了,容易形成怒濁之氣,這怒氣傷肝,肝臟與外界無直接聯繫,只能透過膽經然後連結到了腸胃。而肝中濁氣、鬱氣,若堵在膽裡,容易引起膽囊炎、膽結石等病。驚蟄屬肝病好發的季節,另外流感、水痘等也好發於此節氣,必須加以注意。

    驚蟄時節肝氣旺,飲食宜選擇辛、甘溫之品,少食酸性食物,要講究清淡,忌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民間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性寒味甘入肺、胃二經,可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但性寒,陽虛體弱之人,記得蒸著吃或煮著吃,可緩其寒性。菠菜、芹菜等是這個時節不錯的選擇。

    驚蟄時節,注意飲食,多曬太陽,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且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在萬物復甦的時刻,將未來一年身體所需的基礎培養起來。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