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打開孔子的衣櫥第34課

課程簡介

在禮儀的應用中,服裝也占了很重要的一環,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回溯兩千五百年前,身處春秋時代的孔子,是如何在穿衣方面講究,而其背後的精神,與現代的衣著有何異同,還值得我們學習嗎。此外服喪期滿時,孔子無所不佩,這其中又有何種孝道意涵?古人智慧高深莫測,穿衣看似小事,卻有大大的道理。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鄉黨篇第十 第六章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即稱孔子,紺是深青而含赤色,緅是深青而帶微黑,兩者都與黑色相近。飾是在衣服的領口與袖口上緣邊。

孔子穿的衣服,不用紺緅二色飾邊,因為紺飾是齊祭之服,緅飾是喪祭之服。此據孔安國解釋。鄭康成也說,紺是紫玄之類,緅是紅纁之類,玄纁類同祭服。

褻服本指內衣而言,古注引申為私居服,即是家居便服。孔子的褻服何以不用紅紫色,皇疏朱注都以為紅紫不是正色。王肅注:「褻服私居,非公會之服者也。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無所施。」皇疏引穎子嚴說,紅是赤白,為南方間色,紫是黑赤,為北方間色。故紅紫非正色。褻服尚且不衣,正服當然不用紅紫。孔子曾說:「惡紫之奪朱也」,所以不用。

當暑,即當暑熱時。袗作單字講。絺綌都是葛,細的是絺,粗的是綌,袗絺是細葛布製的單衣,袗綌是粗葛布製的單衣。必表而出之,孔安國注,「加上衣」。劉寶楠舉御覽引鄭注說,表即是表衣,出即是出門。表衣即指裼衣而言。裼衣穿在絺綌之外,故稱表。古人穿衣,先穿親身的內衣,次加外衣,這層外衣,春秋是袷褶,也就是雙層的裌衣,夏天是絺綌,冬天是裘,又次加裼衣,又次加禮服。此處表衣,與下文緇衣素衣黃衣,都指的是裼衣。居家不需加裼,若出門,不可穿單衣,必如孔注所云「加上衣」。上衣的「上」字,是指將衣在外加上,所加上的即是裼衣,又稱中衣。如在中衣外又加禮服,則禮服對中衣,也稱上衣。

緇衣羔裘三句,說明衣服的顏色表裡如一。裘是皮衣。羔裘是黑毛羊皮,與黑色的緇衣相稱。麑裘是小鹿皮,毛色近白,與素衣相稱。狐裘是指黃毛狐皮,與黃衣相稱。皇疏說,緇衣羔裘是諸侯視朝的衣服,諸侯視朝與群臣同服,孔子是魯臣,所以也穿此服朝君。國家如有凶荒,國君穿素服,群臣隨之穿素服,孔子是魯臣,也穿素服。在年終時,舉行蜡祭報功,象物色黃落,魯君穿黃衣狐裘,孔子為臣,助蜡祭,也隨君穿黃衣狐裘,所以禮運說:「昔者仲尼預於蜡賓」。

褻裘是家常便服,做得較長,可以保暖。孔注短右袂,是右手的袖子較短,便於作事。胡紹勳等別解甚多,難以考證。

寢衣,照漢儒解釋,即是小臥被,其長度一身又半,寢時,腳端可摺,不會透風。

狐貉即是狐皮貉皮,取其毛之厚暖者,用為坐褥,接待賓客。居字作坐位解。

去喪,孔注:「去,除也。」在服喪期間,不能佩帶玉等飾物。服喪期滿,除去喪服,則無所不佩。禮記玉藻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孔子佩象環」,「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

帷裳,是上朝與祭祀所穿的禮服。非帷裳,是指其餘的衣服,如禮記深衣篇所說的深衣。王肅注:「衣必有殺縫,唯帷裳無殺也。」皇侃疏:「殺謂縫之也。」皇疏又引鄭注:「帷裳,其正幅如帷。非者,謂餘衣也。殺之者,削其幅,使縫齊陪腰者也。」江永鄉黨圖考,意謂當時深衣裁製不合制度,故特記此一條,以明夫子深衣必用古制。

不用羔裘玄冠弔喪,孔注:「喪主素,吉主玄,吉凶異服。」劉寶楠說,依舊禮,始死,弔者可用羔裘玄冠,然夫子於心未安,所以不用。

吉月必朝服而朝,孔注吉月為月朔,程樹德論語集釋採夏炘的學禮管釋之說,吉雖當善講,亦有始字之義,因此,吉月即謂正月。孔子雖致仕,而在元旦朝服而朝,亦合情理。

這一節記孔子衣服之類的禮節。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