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學經才懂孝道的好,談學詩的好處第7課

課程簡介

無論是在政界、學界或是商界,總免不了要與人交際,通達人情世故是絕對少不了的。本章中孔子告訴學生學詩的好處,不僅讓我們懂得說話藝術,還能練就一身識人的好本領;此外還能增長動植物知識,善用自然資源,培養環保意識。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陽貨篇第十七 第九章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小子」是孔子稱呼他的弟子。「何莫」當「何不」講。「詩」就是三百篇詩經而言。

孔子稱呼諸弟子說:「小子們,何不學詩呢?」繼則說出學詩的益處,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從近處說,能以事父,從遠處說,能以事君,又能記得很多鳥獸草木的名稱。

「詩可以興。」興,喜應切、去聲。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名為「風、賦、比、興、雅、頌。」毛詩序說詩有六義,即是周禮所說的六詩。孔穎達正義說,風、雅、頌是詩篇之異體,賦、比、興是詩文之異辭。詩篇異體即指詩經的國風、小雅、大雅、周魯商頌不同的詩體而言。詩文異辭是指風雅頌各詩文皆以賦比興為之修辭而言。孔氏依周禮鄭康成注及鄭司農注,綜合解釋賦比興。賦是鋪陳善惡,詩文直陳其事,不用譬喻,皆為賦辭。比是比方於物,凡言如某物者,皆是比辭。鄭康成以為,興是取善事以喻勸之。鄭司農以為,興是託事於物。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自己的心志。也就是先說其他事物,然後引起自己所詠之辭。詩文中凡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是興辭。比興二者雖然同是以物譬喻,但比是顯喻,興是隱喻。論語此章只說「詩可以興。」孔安國注:「興,引譬連類。」邢昺疏:「詩可以令人能引譬連類,以為比興也。」邢氏以為興中含比。劉寶楠正義以為孔注「連類」意中兼有賦比。劉氏並引焦氏循毛詩補疏序:「夫詩溫柔敦厚者也,不質直言之,而比興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務勝人,而務感人。」詩就是以真情感人,不但比興如此,賦亦如此。

「可以觀。」鄭康成注:「觀風俗之盛衰。」詩是表達心志的文詞,配合樂譜唱出來的就是音樂,例如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樂,而知列國的治亂興衰。學詩可以觀察社會風俗盛衰,即可了解政治得失,可以從速改善。

「可以群。」孔安國注:「群居相切磋。」人類從家庭到社會都必須合群,焦循論語補疏說:「詩之教溫柔敦厚,學之則輕薄嫉忌之習消,故可群居相切磋。」

「可以怨。」孔安國注:「怨、刺上政。」邢昺疏:「詩有君政不善則風刺之,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毛詩序孔穎達正義說,王道始衰,政教初失,而有變風變雅之作。孔氏又引季札見歌小雅時說,那是周王之德已衰,但尚有先王的遺民,尚能知禮,以禮救世,作此變詩。怨即指此變詩而言,雖怨而不違禮,故可以怨。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事父應當盡孝,無論盡孝盡忠,都須諫止其過。諫過必須懂得諫過的道理,始有效果,例如閔子騫諫父,請勿逐出他的後母,便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終能感動其父打消原意,又能感動後母,待他如待親生之子。諫父不容易,諫君更難,學詩,可以興觀群怨,便懂得事父事君之道。所以皇疏引江熙說:「言事父事君以有其道也。」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識,讀志,記憶之義。邢昺疏:「詩人多記鳥獸草木之名,以為比興,則因又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也。」三百篇中含有動物學、植物學等,學詩不但有以上種種益處,還可以增廣動植物的知識。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