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畫說論語 (三)原壤夷俟第3課

 

畫說論語 (三)原壤夷俟

《論語》憲問篇,記載了孔子拜訪原壤的故事。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後裔,為老莊之流,不以小節拘束自己。老友相見,原壤卻以不敬的姿態,蹲坐等候孔子。孔子以笑話應對,並也同時教導弟子學習禮教的重要。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十四)

 

原壤原是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後裔,原亢、原思即其族也,為老莊之流,不以小節拘束自己,是孔子的老朋友,母死,孔子助其治槨,原壤見槨木光滑,木紋美好,乃攀登槨上高歌: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孔子經過若未聞,弟子言,此人親喪而歌,失禮之至,應與絕交,孔子說:「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意謂不因此因與親故絕交。
孔子與原壤兩人年紀差不多,論語憲問篇記載,有一次孔子帶了學生去拜訪原壤,原壤不但沒有迎接,反而以不禮貌的箕踞之姿而待,身體倚在一棵柳樹旁,何以畫柳樹?所謂「柳樹不成材」是也。有一種人,自己的成就不如人,不但不自反省,反而擺出不敬的姿態,孔子見老友無禮之姿,對他說:你幼時不知謙遜孝弟,長大後也無值得稱道之處,現在老了不死,於人無益而有害。孔子說完原壤仍然箕踞不起,孔子就拿起拐杖敲敲他的腳脛。
依聖人的角度看原壤或不學無術、或未具教化之功,但比起我們來,他可是學問淵博的隱逸之士,而且孔子乃主動拜訪原壤,若這個人不夠好,孔子也不會去拜訪,所以批評或恭維別人的話,都要拿捏自己的分寸。
吾年事稍長,總覺得時間不夠,該做的事都沒有辦法做。學生建議要多休息,但自己不願有混日子偷閒、當「賊」的感覺。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