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白話解釋】

子游說:子夏的學生,做些灑水掃地、應對賓客、進退禮儀等事還可以,然而這些是支末細節之事,學不到根本之道,如何是好呢。子夏聽到這些話,便歎息說:子游說錯了。君子之道,不是我不傳給弟子們,但看誰是應該先傳授的,我便先傳,誰是應該以後才能傳授,我且先懶得傳授(倦教),就好比培植草木,應該區別它的種類,而採用不同的培植方法。君子之道,怎麼能不按弟子的程度而一概以高深的道理誣妄施教呢?凡事皆有先後次序,只有聖人教賢人才能將學問的本末圓融一貫的教授弟子,不必循序漸進,非普通人所能為,只有聖人教賢人才能如此。

【章旨】

子游評論子夏的教學方法,捨本求末,子夏言己教學方法為循序漸進,有先後次序。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