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歷史背景】

孔子周遊列國,離開楚國的葉邑時迷路了,途中遇見長沮桀溺兩人,便使子路去問渡口的所在。

【白話解釋】

長沮、桀溺兩人同在田裡耕作,孔子經過那裡,使子路去問過河的渡口在哪。子路先向長沮問渡口,長沮不答反問子路:在車上執御馬的韁繩者是誰?子路回:是孔丘。長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回:是的。長沮於是說:那他是知道渡口的,此句雙關,一層意思為孔子周遊列國,應知渡口出路,不必問人;另一層意思為孔子周遊列國,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已經知道出路,何必問人。長沮既不答覆,子路只好請問桀溺,桀溺亦不答覆而反問子路:你是誰?子路答:我是仲由。桀溺又問: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回答:是的。桀溺便說:天下混亂,如同洪水到處氾濫,誰又能改變呢。且你與其跟從孔丘這位周遊尋訪,不得明君,又避往他處的避人之士,不如跟從我這位避世的隱士。桀溺說完,繼續以土覆種。子路走回來,把長沮、桀溺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聽了,悵然若失的說:人與鳥獸不同類,人不可與鳥獸同群生活。我不跟人這一類相親,我跟誰相親呢?天下人各有其道,我不必為他們改變,各行其道而已。而天下若有道,我又何必周遊列國呢。

章旨:此章記孔子周流,為隱者所譏。孔子在亂世,一心要以大道施濟蒼生,聖人與潔身自好的隱士可見不同。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