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歷史背景】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代理宰相,治理魯國三月,商品不二價,路不拾遺,魯國大治。與魯為鄰的齊國,深恐魯用孔子行霸,不利於齊,因此採用犁鉏所說計謀,以女人、樂隊迷惑魯君,破壞孔子為政。其中選了能歌善舞的美女八十名,以及上好的三十四輛馬車,每車配著四匹好馬,致贈魯君,陳列在魯國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引魯君往觀,終於接受。

魯君日日享樂,怠忽政事,加以後來孔子隨定公參與郊祭之禮,那是祭天的典禮,而祭典完,定公沒有把祭肉分給與祭的孔子,孔子受此無禮對待,遂以定公沒有把祭肉分給他為藉口離開魯國,諱魯君受女樂之惡,開始周遊列國的十四年生涯。

【白話解釋】

齊人贈送女人、樂隊給魯國,季桓子引魯君去觀美色,並接受饋贈。定公因為被女樂所迷惑,以致連續三天不理朝政。不久,魯國郊祭,又不依禮將祭完的肉分送給大夫,因此,孔子便以未得祭畢的膰肉為理由,辭官離開魯國,前往衛國。

【章旨】

此章言孔子離開魯國的因緣。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