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氏16-3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歷史背景】
本章是孔子以事實證明上一章,並警惕魯國的權臣。
五氏是指魯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等五代。四氏是指季文子、武子、平子、桓子等四代。
【白話解釋】
孔子說:魯君政權旁落,爵祿權位賞罰不能自己作主,已經五代了。也就是說,政權落到魯國三家大夫手裡,已經四代了。也就是季孫、孟孫、叔孫三桓把持國政既已經超過四代,所以三桓子到目前也衰微了。
【章旨】
孔子慨歎魯國公室微弱,政權落於大夫之手。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歷史背景】
本章是孔子以事實證明上一章,並警惕魯國的權臣。
五氏是指魯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等五代。四氏是指季文子、武子、平子、桓子等四代。
【白話解釋】
孔子說:魯君政權旁落,爵祿權位賞罰不能自己作主,已經五代了。也就是說,政權落到魯國三家大夫手裡,已經四代了。也就是季孫、孟孫、叔孫三桓把持國政既已經超過四代,所以三桓子到目前也衰微了。
【章旨】
孔子慨歎魯國公室微弱,政權落於大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