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靈公15-32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白話解釋】
解一
一個有抱負的讀書人,所圖的是道的學習與弘揚,為終生的目的,而不應當以營求衣食俸祿為目標。若謀自己之食而耕,乃因他的心中惟恐不耕而受飢餓之苦,其實他的心已在食,不在道了。然而這位讀書人求道,當然要求學,如果志不在道,只在求學,則求學的目的只在得俸祿,就是把俸祿放在心中。一位君子只會憂慮道是否存在,所以會去衛道弘道使道常在人間。絕不憂愁自己是否貧困,所以心中不會以謀食為目的。
解二
一個有抱負的讀書人,所圖的是道的學習與弘揚,因為道最要緊,個人無道不能修身,家若無道不能齊家,天下無道若久,則必天下大亂。
【章旨】
此章孔子勉人謀道,不必憂貧。君子應當專心求道,不要顧慮自己的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