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憲問14-21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歷史背景】
齊國大夫陳恆(諡號成子),是齊國世襲大夫、陳氏宗族的第八代宗主,經過數代經營,在齊國勢力強大。齊簡公即位後,任用陳恆和闞止為左相右相,共同輔政。陳恆、闞止兩人為爭利益,兩家彼此厭憎,常想傷害對方。魯哀公十四年,兩家嚴重對立。後因陳恆的族人陳逆(字子行)犯法,闞止想藉此機會削弱陳恆的勢力。當陳逆脫逃後,他建議陳恆先下手為強。闞止正在朝中處理公務,陳恆入宮殺了闞止。齊簡公匆忙逃到舒州,陳恆派兵到舒州,弒殺了齊簡公。
孔子是在魯哀公十一年,季康子以厚幣召而回到魯國。此時孔子雖不再擔任朝廷的職務,但仍在大夫之列,對朝廷政事或重大事故,仍有提供意見的責任。
【白話解釋】
陳恆殺了齊簡公,孔子得到訊息後,認為弒君是人倫之大變,且齊國有一半反對陳恆弒君,若能奉國君之命出兵討伐,不但能伸張大義,也能讓目無君主的三家大夫收斂氣勢,這也是對治亂世的方法。故而齋戒沐浴上朝,面見魯哀公說:陳恆把他的國君殺了,請出兵討伐。哀公說:你去報告孟孫、仲孫、季孫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後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君上卻說:你去告訴三位大夫吧!孔子稟魯哀公的命令,向魯國三位大夫報告,但三位大夫不願派兵討伐。孔子只好拿前面同樣的話對三位大夫說:因為我忝為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
【章旨】
孔子為君臣大義,以退休大夫的身分,對鄰國弒君的亂賊,主張正名討伐其罪,但哀公既不能做主,三家也不肯出兵,孔子有著無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