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歷史背景】

齊僖公有三個兒子:公子諸兒、公子糾、公子小白。僖公卒,公子諸兒立,是為齊襄公。襄公無道被他的表弟公孫無知(僖公母弟夷仲年之子)所殺,不久齊人雍廩殺公孫無知,齊國陷於無君狀態。魯國派軍護送公子糾返回齊國,支持他繼承王位。不料公子小白在齊國的大臣高國的支持之下自莒先入齊自立,是為齊桓公。

召忽與管仲兩人都是公子糾的屬下,魯國發兵護送公子糾回齊國時,派管仲領兵攔截公子小白由莒返齊的去路,管仲射了一箭,命中公子小白的帶鉤,小白裝死。管仲派人回報魯君,魯軍因而鬆懈了前進的速度,遲緩了六天才抵達齊都,為時已晚,小白已成為齊桓公。聞魯軍入境,立即發兵迎戰,魯兵敗走。桓公本來想殺管仲,後鮑叔牙向桓公推薦管仲,遂決定重用,乃令魯國殺公子糾,交出召忽、管仲,召忽為公子糾殉節自刎,管仲被囚送到齊國,齊桓公任管仲為齊國宰相。

子路為人,注重道義,他認為,桓公殺公子糾,召忽為公子糾而死,可謂殺身成仁,管仲不為公子糾自殺,不能與召忽相比,所以請問孔子。

【白話解釋】

 子路問孔子:當時齊桓公命令魯國殺公子糾,公子糾的大臣召忽殉主而死,同為大臣的管仲卻不能以身主殉。對比召忽,管仲是否不夠仁呢?孔子回答:齊桓公九次會盟諸侯,不用武力,天下由此而安,這都是得力於管仲。因此,管仲也向召忽一樣有仁心。

【章旨】

孔子以管仲能佐桓公會盟諸侯,不假武力,彌億萬生靈於戰禍,此即行仁之事,略其效死個人之小節,而取其已救天下之大功。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