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憲問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白話解釋】
有德的人必定有言,有言的人不一定有德。有德行的人說話不會害人,只想對人有好處,所以必有有益之言。但說有益之言的人,或是言不由衷,或是能說不能行,所以不一定有德。
仁源於德,德源於道,有道德的仁人作道德的事情,必然勇為,無勇不能成事,便不能成為仁者,所以仁者必有勇。有勇的人雖然勇於做事,但若不與道德相合,便不能算是仁,即使奮不顧身,也只是無意義的匹夫之勇,所以勇者不一定有仁。
【章旨】
孔子說明仁德的內涵與外貌。有諸內然後能形諸外,有諸外未必有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