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路13-27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白話解釋】
孔子說:剛強不屈、果敢、質樸率真、言語遲鈍,此四者近於仁道。
為什麼剛、毅、木、訥這四者近於仁道呢?因為一個剛正的人,能公正無私,而仁者無私,所以剛近於仁。毅,一個有毅力的人,遇到任何事,不會問法律上,是不是要求他去做,也不會管做了以後,有沒有報酬,他所想到的,只有他的倫理身分該不該做,做了以後對社會道德文化,有沒有正面的影響,如果這件事,是他倫理身分內該做的事,對世人又有益處,他便會毅然決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的去做,而「仁者必有勇」,一個真正的仁者,為他人著想,所作所為都是為人謀福利,所以毅近於仁道。木,一個質樸率真的人,他認為不可行的事情,即便殺了他的頭,他也不肯做,而仁者不崇尚華飾,不仁的事情也絕不為,所以木近於仁。訥,一個德行高尚之士,不在於會說話,而在於能力行,因言語很容易說出口,容易講得很高而不切實際,所以君子希望自己言語遲鈍些。
仁的含義太廣,學仁不容易,剛毅木訥與仁相近,可以由這四者學起。
【章旨】
剛毅者不會令色,木訥者不會巧言,所以此四者近於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