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前言】

詩經言志,此志不但是詩人之志,更是人民之志。學詩不僅要默記於心,還可以歌詠諷誦,甚而能以詩酬酢應對。有云,誦《風》可知十五國治亂之原,誦《雅》可解朝廷政教得失,誦《頌》可得先王先公功德之實。

【白話解釋】

孔子說:讀了三百篇《詩經》,應該會辦政治、辦外交,如果把政事交給他,而他不能通達為政之要、導厚風俗,派他到國外辦事,他又不能在辭令方面因人因地因事因時,隨機應對以利國家社稷,如此讀詩雖多,又有什麼用呢。

【章旨】

孔門設教,主博學於文,然學貴能用,若多學而不能用,則如不學也。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