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白話解釋】

子張問:一個有理想有志向的讀書人,要怎麼做才算是通達?孔子先反問子張:你所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呢?子張回答:在諸侯國底下做事,諸侯國的人都一定聽聞他的名聲,在卿大夫家(封地)做事,大夫家的人一定聽聞他的名聲。孔子說:你所講的只是有名望,而不是達。一個人要是通達的話,他的本質必然是正直不耍心機與手段,而且喜好做合於義理的事情,這是通達的基本條件,還要能分析他人的言語而知其想法,並且具備觀人的臉色即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凡事都想居於人之下而受教,這樣的人必能無往而不通達。而所謂的聞(聲名),外表裝作有仁心的樣子,然而其行為不是仁人,處於偽裝仁者的地位而不疑惑,一點也不懷疑自己不對,自以為就是仁者,實則內心是與人爭名奪利,由於求名沽名,所以到處都有名聞。

【章旨】

 此章論讀書人重點在求通達而非求名聲。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