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進11-23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白話解釋】
季子然是季氏家中的成員,他問孔子:子路、冉求可以說是大臣嗎?言外之意是冉求、仲由此時已是季氏家臣(小宰),若孔子贊成,讓他們做大官如何?孔子先不管可不可,但說:我以為你今天來問我,有什麼奇異特別的事,結果竟然只是問子路、冉求是否算是大臣這樣的問題。所謂大臣,是能夠以正道事奉國君,如果國君言行有過失,即以道來勸諫,如果不能以道事君,就寧可辭職不做。今天子路跟冉求只能稱為具備之臣,形同魁儡,聊備一格而已。因為季氏無道,既不能匡救,又不能阻止,他的施政不利於民,所以冉有、子路只能算是備位充數之臣而已。具臣既是唯命是從,所以季子然接著問:然而他們兩人對季氏是否一切都會順從呢?孔子回答:一切事皆可以順從,但也不會含糊作為,像弒父弒君這樣的事,就絕不順從。
具臣也不好做,應該服從,把事情辦好。但在季氏家裡,事事服從,便有難題,季氏在魯國三家大夫中權力最大,上欺君,下欺民,大有陰謀篡位之嫌。故最後孔子回答,一切事皆可順從,但如季氏弒魯君,子路、冉求絕不順從,可謂最後的底線。
【章旨】
此章論為臣事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