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寢不尸,居不容。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白話解釋】

古時祭祀,孫子輩會穿先祖的衣服,端坐如神,代表先祖受祭,稱為尸。寢不尸,是說孔子在寢室行動可以隨意,不必端坐如尸。而孔子居家時,安然自適的與家人相處,不必像到外面作客那樣,事事拘謹。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雖是交情很親密的朋友,但因他遭遇變故,所以必定有所改變,如坐時站起來,站時見穿喪服者,位置變動,容貌也變得嚴肅,並在言語上表示同情。孔子見到當官者與盲者,雖是關係密切,經常相處在一起的人,也必以適當的禮貌來對待他。例如瞽者是眼睛看不見,要幫助他行路、與人會面等事宜,此是禮貌也是同理心。

孔子乘車,看見穿喪服的人,就以手扶在車的橫木上,鞠躬作禮,以表同情。看見運送國家政府文獻或文件的人,孔子在車上也是憑式而敬,表示敬重國家的文物、檔案。

孔子應邀作客,如見菜餚豐盛,而且是主人親自烹飪與親手端來,孔子必變面貌並從座位上長跪,向主人致謝,表達內心的感謝與受之有愧。若突然打急雷或颳起非常猛烈的風,事前一點徵兆也沒有,出乎尋常,此時孔子立即有應變的舉動。就算在夜晚,也會起來,穿戴衣冠而坐,表達敬畏天地之變。

【章旨】

此章記孔子居家作客以及處常處變之禮。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