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黨10-11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白話解釋】
國君賜與熟的食物給孔子,孔子必定把上下席位擺正,自己坐於臣位,好像面對君位,先品嘗一些食物,表示恭敬的接受國君的恩賜。若國君賜與未煮熟的肉類給孔子,孔子必把肉煮熟,敬奉自己的祖先,表徵雖獲國君賞賜,榮耀歸於祖先,以示不忘本。若國君賜予活的動物,孔子必畜養之,養到祭祀時,始殺作祭品。若魯君邀孔子聚餐,雖是受邀,但就為臣的孔子而言,仍然稱為侍食。吃飯前必有祭食之禮,即把各種菜挑一點出來祭祀,當國君在祭食的時候,孔子必定先嘗食物,表示先為君主嘗食,試其烹調可否,這是侍奉君主吃飯的禮節。
古代臣子見君主,必須穿朝服,面對北方,君位則是坐北朝南。孔子生病,魯君親自來探視,孔子臥床不能起,因而頭面向東方,右側而臥,便是自己面北,而君面南。又因臥病不能穿朝服,於是把朝服蓋在身上,再以束朝服的大帶放到朝服的上面,如同穿了朝服束了帶子來迎接國君,顯示孔子雖在病中,尊君之禮仍不疏忽。若國君有命令來召見孔子,請孔子上朝或商議事情等,孔子不等待車輛準備好,就立即步行,家裡的人就趕快準備車輛,從後面追上去。
【章旨】
此章記孔子事君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