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黨10-6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白話解釋】
孔子穿的衣服在領口與袖口上緣不用紺緅二色飾邊,紺色是深青而含赤色,緅色是深青而帶微黑,紺色是齋祭之服,緅色是喪祭之服,所以孔子所穿的衣服不以紺緅二色為飾。
孔子的家居便服不用紅紫色,因為紅色紫色是中間色,不是正色,所謂的正色是青、黃、赤、白、黑五色,孔子居家衣服尚且不穿紅紫色,正服當然不穿紅紫色。
夏天天氣炎熱時,孔子在家穿細葛布或粗葛布製的單衣,單衣是植物纖維製成的布,涼爽透風,較薄。而孔子外出時,必定在單衣外面加件衣服,使身體皮肉不外露,謂之中衣,到重要場合,更要加禮服以示尊重。
冬天天冷的時候,孔子穿衣服的顏色必定表裡如一,如果內穿的是黑色小羊皮的袍子,外衣就要搭配黑色的上衣,這是國君上朝的衣服,國君上朝與群臣同服,孔子是魯臣,所以也穿此服朝見君主。國家如有凶荒,國君會穿白衣服,群臣也會跟隨穿白衣服,孔子是魯臣,也穿白衣服,當孔子外穿白衣時,內裡就會搭配小鹿皮的袍子,因為鹿皮毛色近白,與白衣服相稱。在年終時,國家會舉行歲末大祭,魯君會穿黃衣,表徵物色黃落,孔子為臣助祭祀,也隨君穿黃衣,如果是外穿黃色禮服,內裡就要搭配黃毛的狐皮袍子,與黃衣相稱。
孔子在家裡穿的家常便服,做得較長,可以保暖。雖然長,右邊的衣服袖子會短一些,以方便做事。而孔子睡覺蓋的被子會比自己的身高長度多一半,因為如果被子與身高同長,夜間寒涼,就會透風,以致寒氣入侵體內。若被子比自己的身高長度多一半,睡覺時,腳端可摺,就不會透風。
孔子家裡招待賓客的座椅上面會鋪狐皮貉皮的墊子,因為狐皮貉皮的毛很厚暖,坐起來很舒適。孔子在服喪期間,不能佩帶玉等飾物。服喪期滿,除去喪服,則都可以佩帶。亦即除了喪事以外,沒有一日不佩帶玉器的。
如果不是上朝與祭祀所穿的禮服,所穿的衣服必裁去多餘的布,不用摺疊縫之,可以省工省料。喪禮要穿白色的,祭祀要穿黑色的禮服、戴的帽子也是黑色的。依禮對剛過世的親友可以穿黑禮服、戴黑冠去弔喪,然孔子於心不安,所以不用。而每年正月初一,孔子雖已不在位,還是依禮穿上朝服,上朝拜見國君。
【章旨】
此章記孔子衣服之類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