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而7-3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白話解釋】
求學者所學之義須內化方能明明德。所學之教須講究,才能傳承。所聞之義當振作精神,內心遷到義之所在處,如義而行。有過貴在能改。上述四者乃求學者要自我勉勵達到的,亦即修身進德在己,講學論道在己,見義勇為在己,有過能改在己。假使一個學者,不修、不講、不徙、不改,乃教者無成,若學生如此,則我深引以為憂。
【章旨】
此章孔子憂學生不修、不講、不徙、不改,此乃教化不成,故引以為憂。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白話解釋】
求學者所學之義須內化方能明明德。所學之教須講究,才能傳承。所聞之義當振作精神,內心遷到義之所在處,如義而行。有過貴在能改。上述四者乃求學者要自我勉勵達到的,亦即修身進德在己,講學論道在己,見義勇為在己,有過能改在己。假使一個學者,不修、不講、不徙、不改,乃教者無成,若學生如此,則我深引以為憂。
【章旨】
此章孔子憂學生不修、不講、不徙、不改,此乃教化不成,故引以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