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白話解釋】

子華,是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華,小孔子四十二歲,長於外交禮儀。

冉子依鄭玄注,就是冉有,小孔子二十九歲。本章可能是冉有的學生所記,所以稱冉子。孔子過世時,擔任司儀主持喪禮的就是冉有。

子華出使到齊國,冉有為子華的母親特別向孔子請求一筆安家費。孔子說:給他母親一釜粟,即六斗四升的粟(帶殼的米稱粟,當時這筆安家費是指糧食而言。)冉有嫌少,請孔子再加一些。孔子說:給一釜之外,再給他一庾粟,即再加兩斗四升。冉有還是嫌少,於是冉有就拿自己的粟五秉,即八百斗的糧食,贈送給子華的母親。孔子說:子華去齊國的時候,乘的是肥馬所駕的車,穿的是輕軟的衣裘。我曾聽說,君子救人急難,不要拿財富給富有的人,使其富上加富。救人之急是善事,以財富給富有的人則無可稱讚頌揚。子華既然乘駕肥馬、衣穿輕裘,足見其富有,他的母親在家中不會貧困,冉有給他母親五秉粟,確實太多,故孔子不贊同。此雖訓斥冉有,亦足以見孔子周濟之道。

【章旨】

此章論君子當救濟窮困、周濟急難,不當使人富上更富。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