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冶長5-1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白話解釋】
子產,即鄭國大夫公孫僑。穆公之孫,公子發之子,名僑。子產在鄭國簡公、定公時代執政,達二十二年,時當晉楚爭霸,鄭國處兩大國之間,子產內以禮法治理貴族,外以口舌折服治國,使國家不受兵災數十年,實是春秋時鄭國的良相。子產過世時,鄭國男子不佩玉,女子不戴耳環,大眾在街巷中哭,三個月間沒有人奏樂。孔子聞到消息也難過地流淚,稱他為古之遺愛,意即只有在子產身上,能看到古人的仁愛。書上記載,孔子以兄死之禮來對待子產。
此章乃孔子評論子產有四種德行,符合有德有位的君子之道。一是他的行事作為,如出入、起居、升降、進退乃至辦事等等,皆能恭敬於人。二是他對待君長能敬其事,例如鄭國是小國,處在晉楚兩大國之間,外交很難辦理。子產諸事總是小心翼翼,恰如其分。三是他教養人民給予恩惠,史書上記載,子產從政第一年時,人民非常憎惡他,三年之後,人民轉為擁戴。因為子產執政,法度雖嚴,但能注意到民生問題,使人民得以蘇息。四是他使用民眾,能得其宜,如不違農時等。
【章旨】
此章美子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