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白話解釋】

子夏讀詩經的三句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這三句詩是形容女子微笑時,靈巧的笑容,雙頰留窩,多麼優美啊!醉人的眼波一轉動,黑白分明,十分靈活,多麼明媚啊!有這樣好的面頰與美目,始有笑倩盼動之美。子夏讀這三句詩,讀到「素以為絢兮」便問孔子是什麼意思,孔子以繪畫的比喻來答覆子夏,繪畫前必須先鋪一塊白缯或白絹,如後世畫家所用的畫紙,稱為素地。鋪好才能在此素地上施采繪畫,所以繪畫之事在素地之後。素比喻美女的兩頰與美目,這是美的素質。繪事比喻笑倩盼動,這是美的姿態。先有美質,而後有美姿,就好像繪畫之事在素地之後。孔子以繪畫之事喻詩,子夏由詩而領悟禮,故說:禮居於忠信之後,即禮以忠信為主,學禮以忠信為前提,不忠不信的人學禮無用。孔子於是稱許子夏能發明孔子之意,能悟言外之意,可以跟他談論詩了。

【章旨】

子夏請問詩義,而能從孔子的比喻中,領悟到「禮」發生的程序。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