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白話解釋】

子貢請問孔子:若一個貧窮的人,雖然貧窮,卻不會說不符合事實、投人所好的諂媚言語,窮而有骨氣。若一個富有的人,雖然富有,而不驕傲,這兩種人,他們的德行如何?孔子回答,能夠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應該可以了,已經很難得了,但是還不夠。比不上一個貧窮的人,樂在道上,不以貧為憂苦,如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這比無諂更好。一個富有的人,能夠好禮,對待他人不論富有、貧窮皆能恭敬,這比不驕更好。子貢一聽孔子這麼說,立即領悟孔子之意,便引詩經衛風淇奧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兩句詩問孔子,樂道好禮,此意就是詩中所說的切磋琢磨嗎?子貢領悟,無諂無驕,雖是生質之美,還是不足,只是保守之善。須能貧而樂道,富而好禮,此乃學問之功,是利人之善,方能成德。猶如骨象玉石經過切磋琢磨,始能成器。

孔子乃稱許子貢,從此可與子貢談詩了。因為學詩須悟性,學會詩則能見往知來,盛衰興亡之事,皆能預知。子貢悟性好,孔子告之以樂道好禮,子貢即知引詩以解其義。

【章旨】

此章是孔子與子貢論作人的修養,當精益求精,不只是消極的有所不為,更要積極的有所作為。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