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節日,除了過年,大概就是中秋節了,月圓人團圓,大家庭齊聚一堂,熱熱鬧鬧的賞月、烤肉、吃月餅、柚子、放煙火慶祝,圍在一起東南西北的聊天,樂趣無窮,美好歡快的氛圍伴隨著漸漸轉涼的夜晚,都為這個節日增添幸福的色彩。
時節,是每個人的共同記憶,一代傳承一代,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史,建立了一套強而有力的自然法則與倫理規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隨著一年一年的循環流轉,每個節日、節慶、時段,都有其意義,那是大自然的輪替;是宇宙的法則;是人類的的起居作息;是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記,也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傳承文化。
時節、節慶雖然在生活中傳承相襲,然而大多數的人並不知曉其重要性與背後的意義。其實,懂得時節的變化及含意,對我們多有好處,不只能提升知識,也能保留人文習俗,還是最天然的養生之道。
古時候以農立國,因此,季節的變更尤其重要,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經過兩千多年努力得出的智慧結晶。二十四節氣歌裡很清楚而簡易的記載了時序的變化,歌詞道:「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個節氣有其專名,都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徵和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值得我們探討學習。
《傳承的時節》透過圖文配合的形式,帶大家深入了解節日與節氣的故事。並特別開闢中醫養生的專欄,讓大家隨著節氣的轉換,能正確的照料自己的身體與心情。若能了知這些節氣背後隱含的道理,就可以很清楚認真的過每一天,也更能體會時節之於我們的重要性,並把這個龐大的文化資產傳承下去。
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監製
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節日,除了過年,大概就是中秋節了,月圓人團圓,大家庭齊聚一堂,熱熱鬧鬧的賞月、烤肉、吃月餅、柚子、放煙火慶祝,圍在一起東南西北的聊天,樂趣無窮,美好歡快的氛圍伴隨著漸漸轉涼的夜晚,都為這個節日增添幸福的色彩。
秋天是個收穫愉悅的季節,也是個令人觸景生情的季節,其中最迷人、最神秘的便是月亮了,皓月當空,看著月亮,便興起無限遐思,可以在浪漫的月色下,來杯清香的茶,感到歲月靜好,期盼安穩度日,也可以在月色下,三五好友開懷暢飲,共度美好時光。隨著心境、環境、人事的不同,月亮的作用也跟著細膩幽微的起伏變化月亮扮演了各式各樣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月亮默默地守護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她作為聯繫古今的橋樑,承載著所有人的共通記憶,雖然時代不停更替,物質條件不斷翻新,但是最深層的情感卻是不會變的,就像從小大家就朗朗上口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樣,總有一天遇到那樣的經歷,就會突然明白那是什麼樣的情感,家永遠是心之歸屬,生活的支柱,李白以樸實恬淡的句子,描寫在明月之夜,遠方遊子思鄉之情,引起千百年來的共鳴。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讓我們看見茫茫海上升起一輪明月的壯闊景象,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怨恨月夜漫長,懷想親人整夜難眠。月亮寓意深遠,牽起了家人之間密不可分的情感,透過月亮,遠在天邊的人們,彷彿可以互相溝通、安慰與祝福。近在眼前的人,便會好好珍惜這樣的良辰美景。
月亮盈虧循環變化,從彎彎的細月到半月到凸月,慢慢變為滿月,每一種型態的月亮皆有不同的美感,而為什麼賞月是賞圓月呢?圓在中國具有特殊的含意,是一種飽滿、完滿的形象,從分到合,從缺到圓,而「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的月亮最圓最美,她是世世代代累積起來的複雜民族情思,象徵人們對於團聚的嚮往與渴望。
這個中秋節做什麼呢?共賞明月,讓我們一起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吧!
傳承的時節(連載中)
系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