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52.博施濟眾與中華文化總綱第157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本章與「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相配

      孔子認為「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借著利他來自利,利益他人時,不忘充實自己,幫助自己有所成立,這樣的人才能持久。儒家講的君子是不但有仁心,還懂得充實自己,自己有所成就,才有辦法幫助別人讓他有所成就。仁是在心態上講究,在能力上培養,不是要馬上論事功。「己欲立而立人」的「欲立」,李炳南教授的表就以「道德仁」來自己成立自己,以「藝」來使自己通達世間,也幫助別人在「道德仁」上有所建立,在「藝」上有所通達。

 

二、中華文化的總綱

      表先舉孔學之立,中華文化的總綱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志于道,據於德,依於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游於藝」就是「己欲達而達人」。

      「志於道」即心的目標在道上,道理是無形的,能夠幫助我在世間、出世間通達,在形而上通達成為聖人,在形而下通達成為君子。

      「據於德」是根,根是智慧。智慧紮根來通達道,可以指形而上,也可以指形而下,比如世間的茶道、花道、醫道、商道,都是入世間的能耐。

      「依於仁」是利他,不只幫助他在生活上改善,還要幫助他在生命上豐富,也就是要幫助他懂得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並且結合世間的才藝。「依於仁」往外來說要生起利他的心態,必須要通達世間道,而往內來說必須要通達形而上的出世間道,兩邊通達,才能夠真正幫助他脫困。往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此技藝上引發他的仁心,這項技藝才是利益人的技藝。而不管是世間道或出世間道,都要講究神韻、氣象的經營,如子貢就是商道的代表人,有對聯道「行商不讓陶朱富,貨殖何妨子貢賢」,子貢懂得用錢財來發展人文、文化,發展正法的推廣。

      「游於藝」是世間的才藝、技藝、能力,不只要懂得才藝,更要懂得神韻,神韻最難模仿,要跟技能結合才可觀。還要配合利他的心態,配合道的經營,這個行業才可觀,不但能賺錢,還有教化的作用。

      「依于仁,據於德,志於道」叫做「元理全體」,在道理上說。「六藝百工」是外在貨財,能夠賺錢的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此行業道的經營,讓這個行業有教化功能,能夠吸引人才。

      「己欲立而立人」的立,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己欲達而達人」的達是「游於藝」。「游於藝」是「萬事大用」,即世間的能力、各行各業都能精益求精,但一定要配合「依於仁」、「據於德」跟「志於道」,才是真正的商機。

 

三、子貢問博施,孔子分析事理體用回應

      子貢懂得發財之道,他認為有錢就可以「濟眾」,像國家擁有很多預算,就可以滿足百姓的需求,甚至照顧肢體障礙與弱勢,有仁心者要懂得佈施,可是佈施是事情,是外在的用,如果他只是拿來救濟,而沒有培養老百姓的能力,貧窮者依然貧窮,就像把廣大的水灑在撒哈拉沙漠一樣。子貢以為事相就是理、就是體,其實不是。

      孔子解答子貢的疑惑,分析「事理體用」,事就是「游於藝」,理體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用是講世間的才藝之用,用當中要懂得神韻、氣象的經營。孔子接著顯示「舍本務末之病」,如果只在事相博施濟眾,連堯舜都做不到,不要說堯舜,現在世界各國的領袖都做不到,因窮人拿到錢財不會充實自己,而會去買所需及奢侈品以滿足過去的「稀缺」,故依然貧窮,可見窮人不是靠救濟的方式脫困。

      最後孔子告訴子貢學仁的方法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立立人」就是要「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以世間道、出世間道為心志目標;「據於德」即對世間道、出世間道很有體悟的能力;「依於仁」其本質在利他;「己欲達而達人」是「游於藝」,游於藝通「三才」,縱然有很多能力、有團隊,心態一定要是立人的心態,路才能長遠。

      「能近取譬」即自己要先有這種覺受、體悟,才知道怎麼去引導、培養他人。像「博文約禮」是孔子引導顏回的方法,包括跟從良師益友,或是在事相上磨練,透過邏輯思辨、思考式閱讀、架構式思維,使博文有所體悟。「約禮」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禮就是家庭、事業、各種人事上的人際關係,運轉起來,能夠政通人和,一團和氣。禮就是實際的做法,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誠心的合作。

 

 

雍也篇第三十白話解釋

【經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解釋】

      子貢問孔子,如果有廣施恩惠給人民,又能救濟民眾於患難的人,這種人如何呢?可以稱為仁嗎?

      子貢所舉的廣博施恩惠給人民及濟眾於患難皆需要財力,子貢以為這樣即是有仁德。於是孔子先糾正子貢的誤解,而後告訴子貢學仁的方法。

      孔子說:事相與理體不能混為一談,廣博施恩惠給人民及濟眾於患難都是事相上的作用,怎麼能跟理體的仁混為一談呢?如果一定要拿事相來講仁,即使像堯舜這樣有德行有大位的聖人,也很難做到廣博施恩惠及濟眾於患難,而其他人或只有德行,或只有官位,則更難做到。因為本國民眾等待施予救濟的很多,尚還有各國民眾,需要施惠與救濟的人民太多,而財貨有限,有誰能夠周遍。

      仁心不在事相上論,那如何透過學習生起仁心?首先從自身開始,先志於道,再據於德,將想要幫助自己的心志去幫助他人,自己學有所立,才能利益他人。學有所立後才能通達,舉凡天地人三才的道理,乃至於六藝百工,皆需要通達。自己通達之後,才能教人通達。自己與他人都學有所立也能通達,自然就能廣博施恩惠予民及濟眾於患難了。學有所立及通達皆非容易的事情,從自身開始,推己及人。當有志之士多了,博施濟眾的事業就容易達到了,這就是學仁的方法。

 

【章旨】

      此章論如何修學仁心生起的方法,不在事功論,要在心態上講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