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58.中華文化之總綱第163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本章是中華文化綱領

      本章是論語四百九十八條的綱領,是十三經的綱領,也是中華文化的綱領。其中志、據、依、游是求學的方法,道、德、仁、義是所求的實學。

 

二、志於道、據於德

      「志於道」,此人的心志就在學道、悟道、修道、證道上,有別於世間求名求利的慾望。道有世間道、出世間道,出世間道講明明德、明心見性,是出世法的成就,能夠離開世間的繫縛,得到超脫的境界,這是聖人的意境,世間道講親民。

      「志於道」是志在成聖成賢,先成賢後成聖。如何達成此目標,就要「據於德」,「據」即像守護城池、財寶般的守護德,「據」也可以當成拐杖講,像老人要拿著拐杖撐住自己,否則會摔倒。「據於德」就是根據、依憑此德,德指慧力(智慧的力量),此人才能夠證道、悟道、修道。引發他對形而上的體悟,要透過不斷聞思修、不斷辯證,增強覺受,讓道在日用平常顯現,在世間能夠證得出世間,在混亂的世間不被名聞利養所繫縛,此人就在世間成為聖人,他的心安住在義理上,內心的體悟別人看不到、聞不到、摸不到、聽不到,除非他告訴我們這種修學法,否則不會知道他有這種悟境、證量。

 

三、依於仁、游於藝

      人在世間,穿衣吃飯飲食居住都靠他人的提供與努力,必須心存感謝、有所回報,要厚愛世間,叫做「依於仁」。人與人之間相處,要親密加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用幫助自己產生覺受,幫助自己通達形而上、形而下的方法,來幫助別人。「依」是因的意思,「依於仁」是以仁為因,或者解釋為依靠仁。顏回「三月不違仁」,是依於利他的心態,這種利他是要把對方培養成人才的利他,透過辦政治幫助有情脫離生活的貧困,透過辦教育幫助有情脫離心裡的貧困。「依於仁」通上通下,要幫助有情得到出世間道的成就,就進入「據於德」、「志於道」的內涵,要幫助有情在生活上脫困,就要「游於藝」,「游」有沉潛的意思,就是潛到深底,通達各領域的知識,不只廣學,還要學得透徹,這是一種才能、技術,能夠聚集團隊,共造世間善業,進一步還要在經學上來探究生命的意義內涵、利他的重要,引導他開拓仁心,入聖道門的學習。

 

四、本章與《大學》合看

      「志於道,據於德」是內聖、明明德,是《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學習法,「依於仁,游於藝」是外王、親民,可說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學法。

      「志於道,據於德」是一個人生內在修為達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完全圓滿,「依於仁,游於藝」是親民止於至善,心意圓滿,能力也擴充了,有這樣的知識背景,有助於此人在反省自己時,消除很多認知失調與偏差,讓他勇於改過,以應付多變的局勢、不可知的未來,孔子「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都是靠好學來成就的。

      我們也可以說「志於道,據於德」是體,是不被境界所轉的體性,「依於仁,游於藝」是用,不但不被境界所轉,還能夠以心轉境,透過仁心、能力改變世道。入世的君子跟出世的聖人,這兩者都很難修學成就,可是要抱著好樂的心情。

 

 

述而篇第六白話解釋

【經文】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白話解釋】

      志據依游是孔子求學的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所求的實學。道是通往形而上的大道,以此大道為心的去處,形而上的義境為心的目標,即是志於道。德是體悟大道的智慧,謂之明德。若能執持此慧而不失,即是據於德。如何執持此慧而不失,要常起覺照,對通往形而上的義理(大道)不斷的聞思修,方是真正據於德。仁是對人的親密加厚,這種為他人著想,替他找尋出路的心,是我入世真正的出路,此仁厚之心是我所要依靠的心,謂之依於仁。然利益他人要有能力與方法,此即藝。這些仁術必須要充實,如同游水深入沉潛,將這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廣博地學習,深入地學習,謂之游於藝。

 

【章旨】

      此章書為儒學之總綱,圓該中國文化的內涵與學習法。

 

 

《論語講要》原文

      此章書為儒學之總綱,圓該中國文化之體相用。志據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學之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實學。道是體,德是相,皆是內在。仁藝是用,皆是外在。仁是用之總,喻如總根,半內半外。藝是用之別,喻如枝幹,純屬於外。孔子學說以仁為本,由仁發藝,以藝護仁,仁藝相得,喻如根幹互滋。仁原於德,德原於道。道德非中人以下可解,然行仁藝,道德即在其中。如此由體達用,用不離體,中國文化之精神即在是焉。

      志於道者。道即本心,亦即真心,寂照湛然。寂者不動,此是定力。照者光明,此是智慧。寂而照,照而寂,定智湛然,恆在本心。禮記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是天然而有之意。性是人人本有,故云天命之謂性。此即人之本性。率性,古注:「無為而安行曰性之」。無為,非由造作而來,即指本性而言。本性不動,故曰安。行是動念。行曰性之,即孟子盡心篇所說:「堯舜性之也。」性之,即是率性之義,動念自然合乎本性。廣韻:「率,循也。」循性不變,即曰道,是謂性體。就循性不變而言,道即是性,性即是道。志者,說文:「心之所之也。」心之所之,即守此道而不離也。守道不離,即是將心定之於道。亦即「默而識之」之意。

      據於德者。不動謂之性,動則謂之心,此心正直,故曰德。真心初動之時,動,起念頭。動義為業,亦名業相。僅有幾微之動相。不覺初動,接之再動,則有見相。見則昏,謂之昏德。昏即出現妄境。此在起信論,名為三細相。妄境出現以後,則有諸種粗相,然後煩擾不安矣。若能初動即覺,如已成聖人之孔子,一動即覺。覺而復明,是謂明德。明則滅昏除妄,即行有所得。六書精蘊:「直心為」,「行道而得於心為」。,即是德字。中庸「修道之謂教」,道體本靜,動則省修,故云修道。說文:「據,杖持也。」德如杖,必須持之勿失。失持則傾,傾則失正。本性不動,動須省察修持,修不失正,是謂之得。所謂得,非指本性而言。本性無修無得。修是指德而言。即在一念初動時,即時覺之,覺則明而不昏。如此念念省修,則德不昏,故稱明德。此即據於德。禮記大學云:「在明明德」。「在明」二字即是中庸所說的修道。「明德」一綱有四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性之初動也。致知,動則覺之也。誠意,覺而明也,明則誠也。正心,明後又須經常省修,不令失正也。此是本有之真實知能,由明明德而得,須好學以培之。行仁,辦治國平天下事業,須有真知卓見,故須先培知能。

      依於仁者。說文:「仁,親也,从人二。」廣雅:「竺、竹也。」爾雅釋訓:「竺,厚也。」按二為加厚之象,从人二曰親,从竹二曰厚。廣韻「依、倚也」,倚者,因也。有因始有果。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由此所起之義。凡是對人親切加厚,即是依於仁。仁之意義簡說如此,究其作用,尚須行之有方。雍也篇孔子答復子貢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孟子梁惠王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記大學曰:「在親民。」中庸曰:「親親為大。」立人達人,皆是親民,親親,老老,幼幼,即能近取譬。是皆行仁之方法。大學「親民」一綱有四目,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由此推展齊家治國平天下。此是仁之事業,必須力行。

      游於藝者。韻會:「藝,才能也。」,又「術也。」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以及百工技能,皆藝術也。孟子曰:「是乃仁術也。」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故術不可不慎也。故一切藝術不離乎仁。爾雅釋言:「泳,游也。」爾雅釋水:「潛行為泳。」潛行、游水底也。按水底即深入沉潛之義。藝是行仁之工具。一切藝術技能,至為繁多。已成聖人,是智者,是不惑者,無所不知。學者未成聖人,必須博學,以資推行仁之事業。古語:「一事不知,儒者所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為恥。知恥則必勇於學習一切藝能。

      中庸云:「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此為知行三要。治國平天下,即是行道,須憑智仁勇。無智仁勇,不能治國平天下。

      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上四所列曰博,而須約之以禮者,禮為道德仁義之後,又為六藝之首,道德仁義暨諸藝術,待禮而成。倫常、政治、軍備、祭祀、婚喪、教法,非禮皆亂。禮運篇云:「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故學道德仁藝,必自學禮始。學禮必以學習敦倫修睦辭讓為根基。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