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73.孔子的三種未見第78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誰是孔子想要見卻見不到的人物?

      好仁者就是內心裡面很喜歡仁,這是孔子想見的人物。《大學》裡面說「如好好色」,一般人很喜歡美色,孔子到衛國去的時候,見到衛靈公寵愛南子,也很感歎地說:「我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如果有人好德像好色那般用心,那學問與能力一定可以培養起來,也能夠跟眾生結很多的善緣,人生的出路無可限量。好仁者是「無以尚之」,就是沒有能夠超過他的,這種人內心很純粹,難以跟他匹敵,這樣的最高境界,再也無法加上什麼,此人能夠在家庭、在社會、在國家裡面,為大眾帶來很多的利益跟快樂,可惜這種人孔子未見。

 

二、惡不仁者也是孔子想見的人物

      惡不仁者的形象是「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不會跟不仁的人做朋友的,這是在人上面說;若在事情上面說,這樣的人不會讓不仁的事情加在自己身上,所以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大學》裡面說「如惡惡臭」,面對惡臭我們會立刻掩鼻遠離,他對於不仁之事也是如此地厭惡,但這種厭惡只是不希望自己的仁心被傷害,心中仍然對別人充滿同情,並不是與小人為敵。至於事情到底合不合於仁,這要有判斷的眼力,需要有強大的知識背景,就像《了凡四訓》中對於善惡有多面向的分析。

 

三、智仁勇的實踐

      本章若與三達德相對,好仁者就是仁,惡不仁者的分析能力是智,一日用其力於仁就是勇。一日的時間很短,哪怕是一日,在心上用力,在體力上力,孔子說他未見力不足者,意思是告訴我們,一生行仁很難,我們可以勉勵自己在這一天中行仁,好比佛家有一日禪,我們可以發現,一天的努力是可以辦到的,就看是否有心。孔子再最後很客氣地說,或許有一天用不上力的人,可是我沒見到。

 

四、本章的三個未見

      第一個是未見好仁者跟惡不仁者;第二個是未見一日行仁而力不足者;第三個未見是,或許真有力不足者,可是我未見。三個未見告訴我們仁的可貴,智的可貴,以及實踐仁的勇氣並不困難。我們懂得把大目標拆成很多的小目標,一天一天去完成,就會發覺到自己的能力愈來愈強,心力愈來愈能承擔,也會愈來愈有信心。孔子的未見就是期許讀者、期許學生們能夠自我勉勵,變成孔子想見的人物。

 

 

里仁篇第六白話翻譯

【經文】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字詞解釋】

惡:惡ㄨˋ,厭惡。

 

【白話解釋】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以行仁為所好的人,也沒有見過遇見不仁之人就厭惡的人。喜好仁德的人,凡事皆依於仁,是實行仁德的上等者,好到無以復加,無人能更上於他。厭惡不仁的人,便不會與不仁的人親近,所以不會讓非禮不仁之事加陵在自己身上。有誰能在一日之間用他的力量努力行仁呢?如果有人能夠一日力行孝悌忠信,就接近於仁了,孝悌忠信,有淺有深,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或者有人肯用力於行仁,而苦於力不足,但我終未見到這種人。

 

【章旨】

      此章是孔子勉人努力實踐仁道,不要自暴自棄。

 

 

《論語講要》原文

      「我未見好仁者……加乎其身。」

      孔子說:「我未見過好仁者,亦未見過惡不仁者。」好仁者,此人以行仁為所好。惡不仁者,此人遇見不仁之人則厭惡之。好仁者,惡不仁者,孔注就兩人解說,先儒亦有作一人解說,以為一人心中有好有惡。兩說可以並存。

      好仁者,無以尚之。孔安國注:「難復加也。」尚亦通上。好仁的人,凡事皆依於仁,此是實行仁德的上等者,無人更上於他,所以難再加乎其上。皇疏說:「故李充曰,所好惟仁,無物以尚之也。」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厭惡不仁者的人,其為仁矣,他的為仁,即在「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依皇疏說,此人既厭惡不仁者,便不與其親狎,不仁者便不得以非理不仁之事加陵於此人之身。所以孔安國說:「惡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義於己,不如好仁者無以尚之為優。」惡不仁者,雖然比不上好仁者,但能遠離不仁者,潔身自好,而不為惡,亦得為仁。皇疏又一解釋:「其,其於仁者也。言惡不仁之人,雖不好仁,而能惡於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孔安國注:「言人無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見欲為仁而力不足者。」此意是說,有誰能在一日之間用力行仁呢。如果有人能夠一日力行其仁,孔子未見其人之力不足。中庸引孔子的話說:「力行近乎仁。」例如力行孝弟忠信,就是近仁。孝弟忠信,有淺有深,人人可行,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所以孔子未見力不足。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孔安國注:「謙不欲盡誣時人,言不能為仁。故云,為能有爾,我未之見也。」皇疏:「世中蓋亦當有一日行仁者,特是自未嘗聞見耳。」

      朱子集注:「蓋,疑辭。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

      朱注謂有用力而力不足,雖異孔注,其說亦可取。

      陸隴其松陽講義,引慶源輔氏說:「此章三言未見,而意實相承。初言成德之未見,次言用力之未見,末言用力而力不足者之未見。無非欲學者因是自警而用力於仁耳。」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