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260.鄉黨篇第十四章:孔子居家作客以及處常處變之禮第265課

260.鄉黨篇 第十四章

【經文】

寢不尸,居不容。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字詞解釋】

尸:ㄕ,古時祭祀,以孫輩穿先祖之衣,端坐如神,代表先祖受祭,是名為尸。

冕:ㄇㄧㄢˇ,冕者指戴冕的大夫,或說冕與絻同,也是喪服。

褻:ㄒㄧㄝˋ,親近。 凶服:喪服。

式:式同軾,古時車輛車身前活動的橫木,便於乘車人扶手行鞠躬禮。

版:國家公文圖籍。

【白話解釋】

寢不尸,是說孔子在寢室行動可以隨意,不必端坐如尸。而孔子居家時,安然自適的與家人相處,不必像到外面作客那樣,事事拘謹。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雖是交情很親密的朋友,但因他遭遇變故,所以必定有所改變,如坐時站起來,站時見穿喪服者,位置變動,容貌也變得嚴肅,並在言語上表示同情。孔子見到當官者與盲者,雖是關係密切,經常相處在一起的人,也必以適當的禮貌來對待他。例如瞽者是眼睛看不見,要幫助他行路、與人會面等事宜,此是禮貌也是同理心。 孔子乘車,看見穿喪服的人,就以手扶在車的橫木上,鞠躬作禮,以表同情。看見運送國家政府文獻或文件的人,孔子在車上也是憑式而敬,表示敬重國家的文物、檔案。 孔子應邀作客,如見菜餚豐盛,而且是主人親自烹飪與親手端來,孔子必變面貌並從座位上長跪,向主人致謝,表達內心的感謝與受之有愧。若突然打急雷或颳起非常猛烈的風,事前一點徵兆也沒有,出乎尋常,此時孔子立即有應變的舉動。就算在夜晚,也會起來,穿戴衣冠而坐,表達敬畏天地之變。

【章旨】

此章記孔子居家作客以及處常處變之禮。

本章重點

一、居家安然自適,不必過於單板

「寢不尸」,古代分正寢跟內寢,寢代表房,男人叫做壽終正寢,女人叫做壽終內寢,內寢指裡面的寢室,正寢指客廳。內寢不尸,就是不要像屍體一樣躺著直直的,李炳南教授說最好的睡眠是右臥如弓,像龜息大法,可以長壽。古代祭祀,孫子輩穿著祖先的衣服,端坐在神案上,接受後代的祭拜,叫做尸,寢不尸指在家不要像泥塑菩薩一樣單板,不用像孫子穿著祖先的衣服演戲裝神般正經八百,家裡面以和為貴,可以隨意,但也不是胡作非為。「居不容」,容是客的意思,唐朝的石經就作客字,指在家不要以客禮跟家人相處,應該是安然自如,大家相處愉快。

二、對待喪家的方式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父母親的喪事,穿的是斬衰,齊衰是指祖父母,祖父母是一年喪,父母是三年喪。一年喪比較輕,所以可以穿喪服外出,這時候跟穿喪服者見面,雖狎必變,狎就是平常很熟,彼此不拘束、無話不談,但此時必變,必須收斂,臉色要端正,表達尊重、哀傷、感慨、同情。

「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冕者,可以指喪事戴帽子的,也可以指穿官服、戴官帽的大夫,但是做官的人不會在街上,此處指地位而言。瞽者指盲人,盲者服不服喪都沒關係,雖褻必以貌,褻比狎更親密,平常雖然很親密,此時要有禮貌,李教授說「與殘疾人見面,須格外恭敬」,以前魯國樂師師冕見孔子時,孔子親自做嚮導,告訴師冕誰在什麼方位,這就是相師之道,引導盲樂師的禮儀,讓他肉眼雖不可見,而心眼通達。

「凶服者式之」,凶服指喪服,看到喪服者要式之,就是扶著車子前面的橫木,當成扶手,身體往前傾,來表達尊重跟關懷,好像對人的拱手禮一樣。「式負版者」,式就是抓著車前的橫木,身體微微向前傾,負版者,有人說是背著重物,其實背重物不叫負版,板是公文圖籍,可以是文件,或是通告、公佈欄、圖錄、版籍都可以,此人拿著公文、背著文件,你要扶著車前的橫木,身體前傾,表達恭敬,尊重他為公。

三、對主人的盛情及天地的變化必須變色

吃飯的時候,「有盛饌,必變色而作」,盛饌是非常好的料理,古代屈膝坐腿,像日本人的跪坐,這時候變色而作,表現出感謝高興的樣子,其實也不一定要是盛饌,比如主人親自下廚,在廚房裡面又切、又煮、又調味,可能準備了兩三天,上菜的時候,也像盛饌一樣,我們要表達感激,這是做客之道,通達人情都要從細部上去練。

「迅雷風烈,必變」,迅雷就是又急又大又快的雷,風烈指狂風或暴雨,天地之間有變,此時必變,要懂得應變,比如要從睡眠中爬起來,畏懼老天爺發怒,在《禮記‧玉藻》上說「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甚雨就是暴雨,這時候要夜間起身,穿戴衣冠坐著,表達戒慎恐懼,並不是怕屋頂被掀開,或是被雷打死,而是很在意老天爺的發怒。以前杜甫居草堂的時候,狂風暴雨把屋頂都掀翻,棉被濕漉漉的,一整晚不得安寧,在這種情境下,杜甫居然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盼望得到富貴功名時,能夠安頓天下的讀書人,這真是了不起的胸懷。

《論語講要》原文

尸不作死屍講。古時祭祀,以孫輩穿先祖之衣,端坐如神,代表先祖受祭,是名為尸。寢不尸,是說在寢室行動可以隨意,不必端坐如尸。居不容,應從經典釋文以及唐石經作客字。孔子居家,安然自適,不以客禮與家人相處。

齊衰者是穿喪服的人。冕者,一說,指戴冕的大夫,一說,冕與絻同,也是喪服,二說並存。若指大夫,亦不必實指戴冕,但藉指其身分而已。瞽者是盲人。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雖是親狎之友,但因他遭遇變故,所以必定變容,表示同情。看見冕者與瞽者,雖是經常褻見之人,也必以適當的禮貌待之。瞽者雖不能見,但盡其在我,亦必以貌。

凶服,也是喪服。版是國家公文圖籍。式同軾,古時車輛,其車身前有一活動的橫木,名為軾,便於乘車人扶手行鞠躬禮。孔子乘車,看見穿凶服的人,就以手扶在式上,微俯其身,以示同情。看見負版者,也對公文圖籍作式禮,此舉是尊敬國家。 應邀作客,如見菜餚豐盛,而且是主人親手端來,孔子必變面色而作,表示驚異感激之意。孔注:「作,起也,敬主人之親饋也。」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腿上,起是由坐而起,成為雙膝跪地之狀。

迅疾而至的雷或風非常猛烈,此皆出乎尋常,天地必有變故,此時孔子即有應變之舉。孔注,必變,是為敬天之怒。禮記玉藻說,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在夜間,亦必起來,穿戴衣冠而坐。

此記孔子居家作客以及處常處變之禮。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