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147.仁者為了救人是不是奮不顧身?第152課

本集課程重點包括:

一、宰我是誰?

      宰我是孔門言語科,曾經出使齊國跟楚國,《孟子》中說,子貢、有子跟宰我,他們的智慧足以來了解孔子,是老師的知音,只可惜魯哀公十四年時,宰我擔任簡公的重臣,卻在齊國的內亂中被陳恆所殺。

      從論語各篇章宰我另類的問話方式,可以看出他的機靈、調皮,而孔子有教無類,對於各式各樣的學生,都樂於教誨。

 

二、宰我問仁

      本章宰我假設,一個有仁心的行仁者,如果見到有人掉進井裡,他要見義勇為,跟著跳下去救人嗎(仁事)?因孔子曾說,緊要關頭時,志士仁人即使失去性命都要行仁道,宰我就根據此概念來問孔子,行仁者一定要見義勇為、義無反顧嗎?跳下去的是愚者,不跳下去的是非仁者,到底是要殺身成仁還是明哲保身?孔子回答君子可以往那裡去,因為這是仁事,但是不可以陷入,不可以跳下去。

 

三、可欺也,不可罔也

      仁心要有智慧去衡量局勢,找到最有利的方法、條件,否則便會連性命都賠掉。「可欺也」即可以被合理的事情(言語或道理)欺騙,可是「不可罔也」,道理上講得通,但就事情上我得去分析、衡量,自己有沒有被誣陷蒙蔽,又事情有沒有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例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兒,郭巨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同時養母親又養小孩,所以他把兒子埋了,這是愚孝,不是行仁事,當他母親發現孫子被埋了,她一定每天以淚洗面,吃不下飯,郭巨根本就是不孝、不慈者。

      本章不會去跳井的理由就是「可欺也,不可罔也」,我可以被你騙,但到了現場我不會被愚弄而跳進去,行仁不能空有好心。儒家講智仁勇三達德,必須以智慧做本質,智慧也必須以仁做本質,所發展出來的勇氣,才真的是道德的勇氣。若殺身不能成仁,那身都不能殺。

 

 

雍也篇第二十六白話解釋

【經文】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字詞解釋】

井有仁焉:仁與人字同,意為有人墮入井中。或仁即仁,指井中有仁道之事。

逝:往也。

罔:誣罔。

 

【白話解釋】

      宰我問孔子:假設有位好行仁道的人,別人告訴他,有人墮入井中,亦即有一救人機會在井中,好行仁道的人難道會聽從別人的呼叫入井中救人嗎?孔子回答說:怎麼能如此呢,有仁德的君子可以往井邊去看,但不可陷入井中,否則不但不能將人救起,自己也將陷溺其中,自取滅亡。所以有仁德的君子雖然想要行仁,但會用智慧去判斷,然後才勇於行動。或許可以用合於義的事欺騙他,但君子會用智慧判斷,不會受欺騙陷入圈套。

 

【章旨】

      此章明仁者必具智慧方能行仁。

 

 

《論語講要》原文

      宰我問孔子,設有好行仁道者,雖有人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井有仁焉之仁與人字同。意為有人墮入井中,仁者從之入井以救之乎。若不改仁字,謂井中有仁道之事,仁者從之入井以行仁道乎。亦通。孔子答曰,何能如此。仁人君子可往井邊視之,不可陷入井中。可欺不可罔,釋可逝不可陷之理。馬融曰:「可欺者,可使往也。不可罔者,不可得誣罔,令自投下也。」,義如孟子云:「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趙岐注:「方,類也。君子可以事類欺。」孫奭疏:「所謂方類者,在其疑似之間故也。」劉氏正義:「方者義也。以義責君子,君子必信而從之。然非其道,則亦難罔之矣。蓋可欺者仁也,不可罔者知也。」

      孔子以仁為施教中心,學仁者雖亦可欺,然須難罔以非其道。如以非道誣罔君子,則君子不受誣罔。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