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聖人未必多能《子罕9-6》第58課

課程簡介

聖人,往往讓人覺得應該具有崇高的內涵,而且多才多藝,無所不知。其實聖人是指具有內在的涵養,至於外在的各種技能,並非成為聖人的必要條件。精準的認識經典的詞義,才能真正掌握經典的義理、學習的方向。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衛靈公篇第十五 第十四章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大,音太。孔子時,宋、魯、陳、吳等國都有太宰官職。這一位太宰不知屬於何國,他因為孔子有很多才能,所以問子貢,夫子是聖人歟?

 

集解:「孔安國曰,疑孔子多能於小藝也。」劉氏正義:「太宰以多能為聖,但有美辭,無疑辭也。注亦微誤。」

子貢回答:「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孔安國注:「言天固縱之大聖之德,又使多能也。意為孔子本是天所成就的大聖人,而又多能。「將聖」的將字,依孔安國注,就是大的意思。「又多能」的含義,多能與聖者不能混為一談。

孔子聞悉之後,就說:「太宰知我乎?」接之解釋自己為甚麼多能,那是由於他少時貧賤,必須謀生,所以「多能鄙事」。鄙事是小事,雖然會得很多,但與修道以及治國平天下沒有關係。不但聖人,即使君子,也不必多能鄙事,所以說:「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程樹德氏論語集釋引李中孚四書反身錄說:「元人謂宋徽宗詩文字畫諸事皆能,但不能為君耳。」

聖人是成了道的人。以多能為聖,那是誤解。

 

課程補充

聖人一定多能?這是大多數人存在的一種誤會

聖人是屬於內在的涵養,懂得明心見性、懂得對治煩惱,與多能無關。孔子是沒落的貴族,從小父親過世,家庭貧賤,故多能鄙事,也就是生活的小事技能都要會,比如說煮飯燒菜等,如此才能過得下去。

 

聖人是指內在的涵養能夠對治煩惱;君子則是入世引導眾生離苦得樂

所以聖人一詞著眼於出世;君子一詞著眼於入世,但即便是要入世的君子,也不以多能為貴,像孔子的弟子宓子賤,他能夠使單父大治,顯現他君子的能耐,所用的方法是懂得找老師、找朋友、組成讀書團隊、懂得引導風氣、懂得禮賢下士、懂得愛民如子,所以孔子說: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