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昇降排序
通往君子的大道《憲問14-28》第43課

課程簡介 

有仁心的人不會憂愁,有智慧則不迷惑,有勇氣的人具備實踐的膽識,智仁勇三者互相依靠,讓人可以通往君子的大道,也是成為君子後所行之道,孔子十分謙虛地說他辦不到,但一旁觀察的子貢很清楚,這些都是孔子的內涵。

 

課程教材

論語講要 憲問篇第十四 第廿八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君子道者三,就是指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三者都要以事實來體驗。仁者凡事不害人,而且力求有利於人,一切內省不疚,所以不憂。智者看事分明,力能決斷,所以不惑。勇者依於仁智,凡所應為之事,不計艱難,勇於實踐,所以不懼。孔子說這三者「我無能焉。」我,孔子自稱。無能,做不到。君子辦事之道,離不開此三者。具此三者,即可稱為君子。但是孔子說:「我辦不到。」子貢卻說:「夫子自道也。」自道,就是自說。子貢以為,這三者,孔夫子都能辦得到,所以,無異孔子說自己。

 

程氏集釋引論語筆解:「子貢慮門人不曉仲尼言我無能焉,故云自道,以明有能也。」

君子道者三,古注有兩種解釋,一是皇侃疏:「君子所行之道有三。」一是潘維城論語古注集箋說,孟子盡心章句下,君子厄陳蔡章,趙岐注引論語曰:「君子之道三,」疏本改作「道者。」

 

課程補充

智仁勇讓人成為君子,成為君子之後也是以智仁勇來利益大眾

真正一個君子他有智慧,智慧使人知道仁心的好處,可以作為仁心的基礎,也是推展大道的能力;勇氣是一種精進的形象,而且是道德的勇氣。智仁勇三者互相依靠,不能夠各自獨立。有智沒有仁勇,那就是刻薄之智;有仁沒有智勇,那將會優柔寡斷;有勇沒有仁智,則為匹夫之勇。所以智仁勇三者兼備,這才是君子的內涵。

 

孔子為何說他辦不到呢?

這正是孔子的謙虛處,怎麼知道孔子是謙虛,而不是真的不能?因為一旁觀察的子貢很清楚,這些都是孔子的內涵。子貢是當時名聞遐邇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善於做生意的大商人,更是孔門中學習十分傑出的大弟子,具備觀人的眼力,他長期追隨於孔子身邊,能觀察出孔子是一位智仁勇的君子。然而滿招損,謙受益,孔子的虛懷若谷,也是應當效仿的重要內涵。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