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時節》32–送神
華夏文化從商朝以來敬天畏祖,民間信仰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處處都有玉皇大帝派下凡間的使者,因此不論居家還是在外,做人處事都需謹慎而為,不能違背天理。送神的這一天就是要將在人間執行勤務的神明送回天上做年終稽核報告,未來一年人們得福多少,就看神明有沒有幫你美化這份報告了。
送神 - 年終考核開始
今天是農曆12月24日,也是民間習俗送神的日子。
華夏文化從商朝以來敬天畏祖,民間信仰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處處都有玉皇大帝派下凡間的監察員,因此不論居家還是在外,做人處事都需謹慎而為,不能違背天理。送神的這一天就是要將在人間執行勤務的神明送回天上做年終稽核報告,看這一年是行善多還是造惡多,未來一年是不是有好運旺旺來,就看神明有沒有幫你美化這份報告了。
所送的大小神明中,和家家戶戶關係最密切的就是竈王爺了。
閩南話裡的「灶腳」(音噪咖)就是廚房的意思,一日生活所需的飲食來自灶腳,家庭中的閒聊、鄰里中的信息流通也往往發生在灶腳,因此對一戶人家了解最深入的就是灶王爺了。為了要讓竈王爺多多美言,送神這天要祭拜甜品,讓祂吃了嘴甜甜,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禮記裡的五祀,就是門、戶、中霤(音六)、竈、行等五種家戶內外之神。門有門神,戶有戶神(窗神),灶有灶神、行有道路神。而居中最尊貴的就是中霤神,什麼是中霤神呢? 中霤神就是掌管奧的。奧,這個字讓人直覺很奧妙,意思其實是指一個屋子裡最隱深尊貴之處,中國人早已忽略奧的原意,但日本人可是幫我們把奧的涵義和文化發揚光大了。在日本,將軍武士私人宅邸的辦公空間稱表,生活空間稱奧。從德川家康開始,大奧就是將軍的生母妻妾子女和眾多女官的住所,也是培育未來將軍繼任人選的地方,以女性為主的大奧有組織有制度有工作職掌,不只是要協助將軍辦理各種社交和儀式活動,更對將軍的繼任人選有著絕對的影響力。直至今日,在日文裡稱乎人妻就是「奧樣」或「奧桑」,就是深閨婦女之意。
在論語裡,有著關於奧神和竈神的記載: 孔子周遊列國時到了衛國,當時的國君衛靈公的寵愛南子,南子企圖拉攏孔夫子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衛國大夫王孫賈就拿當時的諺語「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來詢問孔子,與其討好在大奧的中霤神(指南子),何不倒向真正掌管一家實權的竈神(指王孫賈自己)呢? 孔子不以為然,回答王孫賈: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也就是一個人如果非份而求,造惡天理難容,必受天譴。相對的,如果一個人能行於正道之上,即便不討好神明也能得到加被。
因此在送神的這一天,我們秉著誠意、準備如禮的供品送神明回去述職,同時也想想過去一年是否有好好造善? 還是有需要改進、除舊布新之處? 在歲末年終檢視過去、展望未來,勉勵自己多多增加善積分。並從這一天起整頓身心與環境、開開心心地準備過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