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傳承的時節》22–白露

    白露,聽起來是個唯美的時節,不知道大家是否期待已久呢? 此時節天氣漸漸轉涼,有句諺語說:「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提醒大家季節轉換之際,不要再打赤膊,免得受風寒。 清晨時分,地面和葉子上都會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氣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水珠,而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名為「白露」。 白露節氣相信大家最期待中秋節了,滿月象徵圓滿,美麗的月光,最能牽起與親人的聯繫,引發內心深處的共鳴。迎接中秋節,我們更該珍惜與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創造幸福的記憶。 而秋天很容易情不自禁的悲傷,要提醒自己收斂神氣不外露、寧靜神志而順秋氣,以減緩肅殺秋景對情緒的影響。

    白露,聽起來是個唯美的時節,不知道大家是否期待已久呢?

    此時節天氣漸漸轉涼,有句諺語說:「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提醒大家季節轉換之際,不要再打赤膊,免得受風寒。

    清晨時分,地面和葉子上都會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氣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水珠,而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名為「白露」。

    白露三候現象分別為「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也就是鴻雁飛來,燕子離去,群鳥感受到時節的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過冬。

    此時節是桂花飄香之際,可做桂花餅和桂花釀,風味可口,清香純淨。應景的月餅紛紛上市,各式各樣的口味,任君挑選。文旦、柿子、水梨和筊白筍也都是盛產期,可多多品嘗。

    而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講到白露的,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例如李白的〈玉階怨〉寫道:「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是一首宮怨詩,其中細緻描繪出夜色之濃,怨情之深。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宮女佇待之久,可想而知。

    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講道:「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除了點出時節為白露外,也點出中秋節的到來。當時在戰亂的威脅下,杜甫心繫故鄉與諸弟,本該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客居他鄉的杜甫,以明月寄託對家人深情的思念,在思鄉人眼中,故鄉的月色總是格外明亮,令人思念情切,刻骨銘心。

    美麗的月光,總是能牽起與親人的記憶,引發內心深處的共鳴。滿月象徵圓滿,迎接中秋節,我們更該珍惜與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不要讓自己有後悔的機會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之道-白露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因為從這天開始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秋天時要收斂神氣不外露、寧靜神志而順秋氣,以減緩肅殺秋景對情緒的影響。

    為何秋季的傷感情緒容易傷肺?

    中醫認為五臟之中「肺」屬金,七情之中的「悲」屬於金,四季之中「秋」也屬金。由此推論「秋天、肺、悲傷」這三件事情是連繫在一起的,所以人們在秋天看著綿綿秋雨總是容易感傷落淚。

    《黃帝內經》中說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指若人心靈平靜、無欲無求,並調和體內正氣,保持精神安定,如此怎會有疾病發生。悲秋傷肺,最好的例子便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她本來能壽終天年,但因總是悲悲淒淒的樣子,動不動便哭了起來,再加上林黛玉原本就患有肺結核,經如此一傷一悲,身體經不起折騰,最終舊病復發,香消玉殞了。由此可見在秋天時悲傷,對肺傷害真的非常大。

    幾乎每個人都有在秋天悲傷的經歷,往往到了秋天,就情不自禁地悲傷起來,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秋悲也是一種病。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秋天一到,人的氣血也開始從外面往裡面走,最先進入的是人的肺部,秋天天氣乾燥,肺易虛,因而氣容易鬱積在內,無法排出,人對此的生理反應才會莫名其妙地嘆氣傷感。秋天一場接著一場的秋雨,再加上氣溫下降很快,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導致內分泌紊亂,進而情緒低落,心情不暢快。

    預防秋悲最有效的方式是心理調適,讓自己時刻保持樂觀情緒。若悲傷不盡是不利於中醫養生法則。在此同時也要讓自己吃得飽、吃得營養,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才能精神百倍的工作與生活。食補方面注重滋潤生津、養陰潤肺,蔬菜可多食白菜、茄子、銀耳、髮菜、草菇、簾子、山藥、冬瓜、南瓜等。水果可選用水多滋潤的柑橘、金橘、梨、蘋果、葡萄等。這些都可預防口乾唇焦的症狀。

    另外早起鍛鍊身體,有空外出郊遊,都能舒緩壓力,釋放心情的好方法,讓秋天不再悲傷,讓肺部越來越健康。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