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傳承的時節》19–大暑

    最熱的節氣來了! 相信最近的氣候大家都感同身受,除了炙熱難耐外,還兼有午後雷陣雨,這是因為大暑時已經接近立秋,水氣旺盛,而此時水旺火熱,故天氣又濕又熱。如果連著好幾天都沒有下雷陣雨的話,就要注意天氣預報,可能是颱風來襲的警訊,要做好防颱準備喔。 而此時是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驕陽如烈火,大地熱氣蒸騰,高溫悶熱,暑濕之氣,趁虛而入,容易使人心氣耗損,尤其老人、小孩、體弱氣虛之人往往難以抵擋,而導致中暑、疰夏等病,因此養生關鍵在於除濕。 當全身出現明顯乏力、頭暈、胸悶、心悸、口渴、大汗、噁心等症狀,多為中暑先兆,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宜先移至通風處休息,並可以給予淡鹽水、綠豆湯、酸梅湯等等。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的度過大暑時節!

    最熱的節氣來了!有句俗諺說:「小暑大暑無君子」,因為這兩個節氣天氣酷熱,很多人連衣服都穿不住,不顧體面,失去了君子的風範。又「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即天氣熱人也跟著發懶,連三餐都懶得煮了。

    相信最近的氣候大家都感同身受,除了炙熱難耐外,還兼有午後雷陣雨,這是因為大暑時已經接近立秋,水氣旺盛,而此時水旺火熱,故天氣又濕又熱。如果連著好幾天都沒有下雷陣雨的話,就要注意天氣預報,可能是颱風來襲的警訊,要做好防颱準備。

    大暑的三候現象分別是「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也就是在大暑時,螢火蟲會卵化而出,而古人誤以為螢火蟲市腐草變成的。大暑帶來的雷陣雨,可以舒緩炎熱的天氣,早生的秋意到了立秋時就漸漸浮現了。

    此時大家最喜歡到海邊戲水,以消消暑氣,提醒大家除了要做好防曬外,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喔,不要靠近沒有救生人員的河邊戲水,也不要單獨行動,一切須謹慎小心。

    大暑雖是最熱的,卻也離秋天不遠了。好比人生達到鼎盛時期,過了便會由盛轉衰。藉由觀察大自然,我們便可知道生命的轉折變化,有了這一層體悟,便能珍惜大暑時節,好好運用。人生的道理一樣,不妨趁著節氣的感受,經營規劃自己的人生。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之道-大暑

    大暑是一年當中最熱的節氣,也是陽氣最旺盛的時節,此時驕陽如烈火,大地熱氣蒸騰,高溫悶熱,而且雷陣雨最多,暑濕之氣,趁虛而入,容易使人心氣耗損,尤其老人、小孩、體弱氣虛之人往往難以抵擋,而導致中暑、疰夏等病,因此養生關鍵在於除濕。

    當全身出現明顯乏力、頭暈、胸悶、心悸、口渴、大汗、噁心等症狀,多為中暑先兆,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宜先移至通風處休息,並可以給予淡鹽水、綠豆湯、酸梅湯等等。

    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所以對於一些每逢冬季便會發作的慢性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氣喘、濕痹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除了內服用藥外,可利用三伏天時,因毛孔打開,藥物容易從穴位吸收的特性,用溫熱藥物,敷貼在背部的穴位上,再經由氣血將藥物運送道臟腑,如此內外結合治療,能有效改善症狀,甚至根除。

    夏天該如何過,如何養生呢?現在人生活水準提高,一到夏季,人手一杯冷飲、一支冰棒,不管待在家裡,或是在公司都有冷氣吹送的冷風,讓人感受不到夏天的跡象,除非走到戶外,或站在馬路上,才會有熾熱的感受。有些人到晚上睡覺時甚至把冷氣調到15~16℃,蓋著厚厚的被子睡覺,彷彿還在過著冬天的生活,或是打著赤膊,開著電扇呼呼狂吹,貪得一時涼快,長久下來,身體是受不了的。夏季身體內的汗液想往外出來,也是必須往外疏泄的,而我們偏偏把門(毛孔)關起來,汗全憋在裡面,所以常有人一覺醒來,老覺得渾身不舒服。「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說的是冬天的熱風,和夏天的寒風都是不合時令的風,也就是「賊風」,我們要去避免。肌膚是人體最大的呼吸系統,夏天若不出汗,整個肌膚得不到宣洩,就容易影響身體的疏泄功能,疾病就容易入侵。夏天若不出點汗,就沒辦法養好生長之機,也會引發秋冬的各種病症。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手拿搖扇,熱了就搧搧風,不但增加手部運動,這自然風吹了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喔!但現在夏天動輒37~8℃,有時甚至快到40℃,不靠冷氣、電扇可能很難熬過炎炎夏日,折衷的辦法就是,調高冷氣溫度,睡覺時可調到26~28℃,睡到一半流些汗也無妨,記得擦乾就好。冷氣、電扇的風不要直接對著人體吹,讓風的方向對著牆壁,如此吹到身上的風其實是迴旋後的風,便能減少邪風對人體的傷害。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的度過大暑時節!

    0:00
    0:00